文/許嘉桓 圖/摘自網路

 

  1942年到1946年,一段幾乎與太平洋戰爭(1941年至1945年)重合的年代,在這般敏感時刻的上海街上卻佇立著一位臺灣人──張才(1916-1994),即將於此地展開其攝影生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政府的皇民化運動極大地影響臺灣男丁之命運,數批年滿14歲的青壯年被徵召入伍、投入戰場,此時有能力的家庭為避免家人犧牲便會將孩子送至國外以逃避徵召,張才即是在此情形下於1942年抵達上海。

 

  上海可算是中國當時代最繁榮的城市,但映入離臺至此的張才目中之景,卻非總是五光十色,反而是更多對「未定之世」深感不安的時代氛圍。這座外表光鮮的大城回饋予張才之感,可由這段文字見證:「我是一個在臺北長大,真正喜愛照相的 27 歲青年。初到上海,看到很多與臺灣不一樣的風俗習慣。有很新的,也有很老的,社會上貧富相差很遠,智識程度相差也很大,黑社會的惡勢力橫行霸道,無法無天,因之人情冷淡甚至見死不救,一切都給我很大刺激,所以自然而然一有空間,就把所看到的拍了下來!」(註一)由此回顧張才的攝影生涯,上海是其快門下最初的主角,也是奠定其攝影風格之地。

 

圖一.jpg  

工整的字體,很難想像出於一位乞丐之手

 

  張才特有的攝影風格,可自其滯留於上海的四年間,以萊卡相機留下充斥著對比與矛盾感的照片說起:熙熙攘攘的車潮中,人力車與汽車交錯、並行的突兀性;西裝店前的人群,大多身著唐山裝或長袍;站在廣告刊版下的行人,多非這些流行商品欲販售之對象。本張照片「告地狀」中,分別反映出上海的繁榮、潦倒的乞丐,以及工整漂亮的字體,三者之間何來調和之有?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認為此乃基層社會的「平凡」鏡頭,卻忽略這些「落魄讀書人」的悲慘境遇可能只是假象。當時上海書寫告地狀之乞丐比比皆是,筆下無不述說著悲慘的故事,闡述自己離鄉背井期待取得功名,卻面臨令人鼻酸的遭遇,但地上文字所言是否真有其事?又有多少只是為博取同情的行騙伎倆?。

 

  張才的「上海時期」擷取許多諷刺鏡頭,然而如同「告地狀」照片所反映出的故事一般,張才不也是承受著那「對比性」之人嗎?僅透過鏡頭看著上海上演的「衝突」,卻未能令任何一張畫面中的故事有所改變;張才,一位臺灣人踏上當時傳統中國人所居住之土地,此機緣卻是日本人參與太平洋戰爭所致,或許是張才在意識到自身的矛盾後,決定用相機紀錄一切所見,將「衝突」保存於影像罷!「告地狀」這幅照片不也是將對靠牆老人產生的濃厚同情,與騙取惻隱之心的可能性交錯形成之景嗎?

 

註一:張才於1990年將這段文字寫於一張紙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