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楷峯 圖/網路資料

 

        十七世紀的法國以公共馬車(Omnibus)的概念設計來服務社會大眾,不過當時因為法令的限制而無法長期推行。公共馬車出現前,普通馬車只有中上階層人士較有搭乘的機會,普通市井小民要在城鄉間移動不僅相當耗時且不方便。一直到1820年代,公共交通運輸工具才有進一步的發展,公共馬車的服務開始企業化、系統化,提出諸如接駁、配送等各項服務,也制定停靠站、行駛路線、固定班次的相關規則。十九世紀中葉,公共馬車在中產階層普及化,運作模式也逐漸底定。隨著時序演進,公共馬車漸漸普及,開始出現以蒸氣作為動力的公車,二十世紀以後才陸續有以汽油、柴油為引擎動力,也就是目前常見的這種公車出現。

 

公共馬車.jpg

公共馬車照片

 

        早期社會的流動較緩慢,儘管城鄉之間有鐵路連結,各地區城市的繁榮發展也僅止於火車站的周邊區域,未能影響距離市街中心區較遠的地方。可見鐵路運輸的限制還是需要其他公共運輸工具來補足,公車系統的發展正好有這樣的優點。首先,公共運輸工具的普及,使廣大的群眾有辦法利用這項工具提升自己執行工作的效率;其次,公車的機動性與彈性比火車來得高,它能穿越大街小巷、來去自如,深入市民的生活中;另外,公車運作模式的系統化,方便管理人員的操作,成為服務民眾的有利工具。

 

早期台北市市區公車.jpg

早期台北市市區公車

 

        公車發展至今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整體運作模式。假使公車從未發展,人類社會將會如何?少了這項工具的存在,城市是否就會呈現發展停滯的狀況?社會大眾的生活方模式又會呈現什麼樣態?儘管這些是假設性的偽命題,卻值得深入探討。沒有公車系統運作的社會可能充滿許多不便之處,少了可以分擔人潮的公車,鐵路運輸系統將更容易癱瘓;平時需要搭車的通勤族可能得改坐計程車,或是自己駕駛汽機車;沒有駕照的人只能騎單車或是採取步行的方式前往目的地。可見現代城市生活對公車系統的依賴性相當大。

 

公車綠能教室.jpg

公車綠能教室

 

        公車所扮演的角色,除了運輸工具以外,還能以不同的角色存在於現代生活中,從而產生不一樣的意義與應用方式,譬如退役公車經過整修與改造,變成圖書區、咖啡廳或是綠能教室,而在退役公車上加裝太陽能板或其他節能設備,能供市民參考學習或是參與實作。這些富有創意的舉動,讓平淡無奇的公車能以全新的利用方式、不同的姿態,繼續服務社會大眾,不但擴展其功用也賦予公車全新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