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楷峯(淵尋齋主人)

 

距十一月底的公投落幕已有一段時日,「2020東京奧運正名運動」是台灣史上一次突破性的嘗試,雖然中途遭遇到相當多的困難,但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雖然從結果來說,不同意或不認同使用「台灣」之名的人數較多,但雙方的票數相當接近,以初次以公投方式「正名」而言,這算是有相當大的成就了。當然,往後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值得認同台灣民主價值的台灣人共同努力。藉此機會,筆者便在本文一談自己的「正名」經驗與心路歷程,供各位讀者參考。

 

筆者的名字裡有個「峯」字,這名字很普通,就文字書寫而言其實沒有什麼困難,但筆者的成長經驗,從國小、國中到高中,這個字一直沒有辦法被電腦字體正常影印、輸出,諸如中央餐廚的午餐繳費單、學雜費、各種通知單,都只能顯示「陳楷?」、「陳楷」,甚至有的乾脆直接消失,變成「陳楷 」。從自己國小得到的獎狀上來看,其實「峯」跟「峰」兩個字是同時存在的,當時我覺得只要獎狀上的名字是正常的,其他繳費單無法顯示也沒什麼,反正兩個字是一樣的,自己也就不放在心上。

 

 

我的正名經驗-圖1.jpg

(圖一)筆者國小五年級的獎狀,「峯」與「峰」同時存在

 

直到國中快要畢業時,有一位老師來問我的名字的「山」是在上面還是在旁邊,當時我正陷於被同學霸凌的陰霾當中,而且身高又是全班第二矮,所以根本沒有什麼自信,更別說是要爭取姓名權或是人格權了。自己的名字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變成「問號」或是「方框」,心想可能是因為電腦無法正確輸出該字元,直到國中畢業前夕,才有老師來向我詢問名字的寫法。儘管心裡希望名字的形狀可以高一點、長一點(視覺上「峯」比「峰」要高),以填補自己內心的自卑感,但我又怕自己的名字無法正確的出現在畢業證書上,所以只好用「峰」這個異體字妥協,就這樣一直使用到高中的畢業證書。

 

我的正名經驗-圖2.jpg

 

我的正名經驗-圖3.jpg

(圖二、圖三)筆者國中及高中的畢業證書,已經被「矮化」

 

直到讀大學前的暑假到醫院做檢查,由於資料建檔的需要,要求一定要使用跟身分證一樣的名字,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才意識到自己必須在各種身分證件上「正名」。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學的學生證。剛進大學時,我註冊資料上的名字沿用了高中的畢業證書「陳楷峰」三個字,但這就與身分證上的名字不同,而為了不影響到大學的畢業證書,因而決定去找教務處註冊組「更換」(原非「掛失」,但教務處比照掛失的程序處理)正確名字的學生證。但從我申請「正名」的那一天開始,就迎來了各種必須承擔的正名的代價。

 

我的正名經驗-圖4.jpg

 

我的正名經驗-圖5.jpg

 

(圖四、圖五)筆者Tronclass以及圖書借閱紀錄的名字,持續妥協中

 

這些代價,包括每次老師點名「陳楷……咦?這裡是不是少打一個字……」「對!我的名字少寫了一個『峯』,『山』是在上面。」每堂課剛開始的前幾週,都要像這樣再三跟老師確認自己的名字;登入學生網站Tronclass時,名字也總會變成「陳楷」;到圖書館借書時,由於當時註冊組是以「掛失」處理的作業程序更換我的學生證,所以我要到櫃檯借閱書籍的時候,每次都要依規定出示另一張身分證件(健保卡、身分證),實在相當麻煩,不過眼看著我就要畢業了,這種程度我還可以接受,至少我做到了為自己「正名」這件事,也就連正名的代價一併承擔了。

 

我的正名經驗-圖6.jpg

 

我的正名經驗-圖7.jpg

(圖六、圖七)史苑「王任光獎學金」紅榜上的名字,更正前後

 

最近史苑的「王任光獎學金」紅榜貼起來了,我跟幾位同時登上史苑的朋友一起去看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名字竟然變成「  」,對此我感到非常驚訝,這好像是「峯」的異體字,自己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唸,後來才請助教更正。對我而言,這只不過是我個人無數次爭取「正名」生命經驗的小插曲,我知道父母給我起的名字是最深切的期望,自己應該更加珍惜。

就好像台灣現今的處境,一直受制於人,但凡「正名」總須付出代價,就如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一樣。筆者從自身經驗出發,由衷希望台灣人能夠更加善待台灣,善待自己的成長的故鄉,善待自己獨一無二的名字,並期待往後有更美好的未來。有朝一日,台灣人能夠昂首闊步、胸懷自信的向世界喊出自己的名字,海洋之名、台灣之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