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舒婷 文字整理/許舒婷 採訪人/許舒婷

 

  《史家週刊》發刊前,成員們召開了幾次會議,這時是由誰來寫會議記錄呢?發刊後,週刊例會的會議記錄又是誰來負責呢?每期的《史家週刊》都力求以不同的主題、不同的文章呈現,不論是比賽報導、活動幕後花絮、又或是個人專訪,都是《史家週刊》不斷嘗試的。但這些主題是如何被決定出來的呢?如今,史家週刊成立邁向一周年,在這一年的時光中,藉由會議記錄能讓我們瞭解週刊的運作,現在,就讓我們來訪問素有「小筆電」之稱的江佩穎,談談她的工作——會議記錄。

 

  據江佩穎同學表示,當初週刊的工作分配除了楊鈞凱是總編,林淩媺是副總編、攝影組長林芃均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職務了。第一次開會的時候,總編就直接指定江佩穎負責會議記錄,「我其實有點錯愕」,她有點驚訝的說。對於總編指派自己為會議記錄這件事,江佩穎猜測可能是因為自己大一大二時給人很會抄筆記的印象,因此才會有這樣的任命。但她偷偷透露,其實她不是很會抄筆記,而且上課抄筆記其實是怕自己睡著。並且她認為自己並非最好的人選,同樣是週刊一員,雙主修中文系的陳欣也很適合這項工作,「她的字很漂亮,寫字速度很快,都直接記重點」,江佩穎表示自己會不自覺得寫一些內心的OS,因此效率沒那麼高。儘管如此,她認為自己是能擔起這項責任的,畢竟在高中時,她曾參與班聯會,擔任文書組長,一樣是負責會議記錄,有了經驗,自然就很容易上手。

 

  關於寫會議記錄,江佩穎說她只是照著平常抄筆記的方法,只是字可能沒那麼好看、整齊,加上大家說話速度都不慢,所以會有點亂七八糟。有時候還會附上一些插圖,或是表情符號,藉此顯示說話的人表情是什麼模樣,口氣如何,替這項工作增添不少樂趣。她說其實自己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習慣,就是有些東西她並沒有寫在會議記錄裡面,而是寫一句話後直接記在腦裡,若是沒有在當週把會議記錄上傳,她可能就會忘記了。

 

在寫會議記錄時,江佩穎認為最大的困難就是偶爾會跟不上。正如先前提到她會寫一些內心的OS,不自覺花掉時間,然後就漏聽了一些片段,造成自己跟不上總編開會的速度;有時候則是總編講話速度太快了,她只能聽個大概,用自己的話將總編的意思表達出來,這時就會擔心自己無法完全還原總編想表達的意思,會覺得很可惜。而週刊成立之初,參與者皆為同學,因著平常熟識的緣故,開會時話題常會繞到其他與週刊無關的事項。提到這部分時,江佩穎略感無奈的說這時她會不知道該做什麼,會議記錄就會自動停擺,若是遇上她狀況不佳,大夥都會笑著說「小筆電故障了」,讓她頓時哭笑不得。

 

  接受訪問時,江佩穎說其實總編楊鈞凱在開會前都會寫一張紙,那張紙很類似會議記錄,讓她數次想直接跟總編借來抄,做為會議記錄放上Dropbox裡,偷懶一下。現在,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找一個學弟或學妹來接班,「你們總要有一個接班啊」,她大叫,「不然至少也要有一個來實習」,讓她能夠休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