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安慈 圖/網路
《拾穗》(The Gleaner)為法國巴比松派畫家尚‧法蘭索瓦‧米勒(Millet Jean Francois)初次使用寫實主義手法繪製之作。縱使該畫的場景隨處可見,但因其素描功力簡潔扎實,而能深切撼動觀畫者的靈魂。
米勒出生於法國諾曼第的村莊,農家之子的他以刻劃農民的勞動著稱,運用獨到的眼光觀察自然,反對當時學院派部分人士認為必須以高貴人物來呈現高貴畫面的觀念。因而成為十九世紀法國最出類拔萃的現實主義畫家。
在向浪漫主義畫家德拉羅什(Delaroche)學畫後,米勒因不滿老師的浮華風格與自身經濟困難而離去。1849年定居巴比松村從事耕作,以維持生計,並與農民長期接觸,此使他創作出《播種》、《晚鐘》、《牧羊女》等歌頌純樸農民勞動生活的畫作,並反映農民遭受剝削的殘酷現實。
《拾穗》
《拾穗》為米勒的代表作,雖然人物簡單,甚至沒有露臉,但作畫簡約細緻,並以冷調、金黃的光線增添三名農婦崇高的光采。農婦們雖然平凡無奇,沒有貴婦的優美高雅,但自她們彎腰拾穗的動作中,可感受到她們為了謀生,而對大地俯身,展現對大地的謙卑,米勒以細膩生動的筆觸及沉重厚實的色彩,使觀畫者如臨其境,並深刻感受一望無垠的農田中縈繞莊嚴靜穆的氛圍。
然而,描繪農村生活卻在當時引發風波,被質疑有暗喻農民對資產階級的不滿。米勒曾言:「藝術是一種愛的使命,而不是恨的使命。當他表現窮人的痛苦時,並不是向富人階級煽起仇恨。」
這幅看似質樸的畫作,為何仍流傳後世,成為曠世名畫?進步主義的藝術評論家朱理‧卡斯塔奈里曾如此描述:「……當遠處主人滿載麥子的大車在重壓下呻吟時,我看到三個彎腰的農婦正在收割過的田裡拾穗,這比見到一個聖者殉難還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靈……猶如荷馬與維吉爾的詩篇。」《拾穗》之所以能震懾人心、刻骨銘心,不因畫面的華美,而在於體現出農民生活的勞苦,從而牽動觀畫者的情緒與靈魂。底層農民不畏艱辛一粒粒拾起麥穗,彷彿訴說著即便沒有上層階級生活的榮華富貴,他們仍然憑藉自己的努力,以一種認真而樸實的態度生活著,進而引發世人同情、共鳴,或是省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