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採訪者/許嘉桓 撰文者/許嘉桓 攝影者/羅羿萍 逐字稿/羅羿萍、洪芷翔

 

  「旅行的用意是藉由現實來調整想像,而非想像事物可能如何,應實際見識其原貌。」此為塞謬爾‧約翰遜(Samuel Jackson)的經典語錄。人們常渴望前往異國旅遊,可能是透過長期留學、短暫的遊歷,又可能是參與旅行團。出國旅行的機會難得,這些經歷帶給旅行者的意義為何?本次《史家周刊》特別邀請留學德國的楊小華老師向讀者分享老師在外十餘年間的豐富經歷。

 

圖一.jpg

老師聆聽採訪者提問

 

欲受他人重視,必先尊重己身

 

  楊老師為了攻讀博士學位而前往德國海德堡大學,原以為只是趟單純的「取經之旅」,豈料走向台灣學子與外國師生的「文化交流之道」。「過去總認為自己生活於台灣,視自身文化為理所當然,不料出國才發現自己未曾正式瞭解『中華文化』。」這段文化交流不僅令老師重新審視對中國藝術文化的認識,也反思於此全球化的趨勢下,是否存在真正的「當地特有藝術」?成長過程中所接觸的文化可能早已不如最初的純粹,而是由不同文化混合的成果,於是重新分析、為其進行再區分的動作變得十分重要;此番交流之下,小華老師的研究視野得以拓展,博士論文主題也因此從研究十九世紀德國作曲家,變更為《探討東西文化對禪宗美學的音樂詮釋──以約翰‧凱吉(John Cage)、武滿徹(Toru Takemitsu)與漢斯‧曾德(Hans Zender)音樂作品為例》。

德國的價值觀、異地的體會

 

  旅行前常對一國的民族風情抱有刻板印象,如:「台灣人很熱情、德國人很嚴謹」而實際情況是否真是如此?楊老師談到,留學期間接觸的德國人確實在各層面上一絲不苟,工作、和休閒的時間分明,即便是才藝班等課外學習皆安排於平常日,與學習相關的行程決不會安排在假日,可說是非常重視休息日的娛樂活動;而作息方面也相當規律,晚上八點過後幾乎不曾見到店家營業,街道上一片寂靜。從掃除工作也可見得德國人的生活心態,中國傳統年末大掃除的觀念並不存於德國,因為人們平日便十分注重各個細節的整理。「德國人很嚴謹」是從外人視角產生的認知,當人們得以實際與德國民眾來往,便能發現不論在任何層面,都能感受到他們為維護生活品質而貫徹始終的態度,此方為這份「嚴謹」背後所象徵的意義。

 

  德國民眾的生活態度,也相當程度影響小華老師求學時的習慣。課堂進行的方式與其說是授課,不如說是師生間的熱烈討論;同學上台報告前也會事先提供資料以供大家參閱,老師認為這種預習模式對課堂上的理解與互動大有助益,也因為長期留德生活的影響,小華老師回國後能以更多元的思維指導臺灣學生。

 

圖二.jpg

老師描述於德國留學之所見

 

以目閱覽百書文字、以心感受歷地風情

  留學德國期間的幾次旅行令老師印象深刻,尤其是搭火車經過書上熟識、現實卻陌生之地,心情更是澎湃。「當火車經過亞爾薩斯與洛林一帶,心中便不由得地緬懷當地二十世紀以來的歷史與紛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句,驗證於此。

 

  受二戰納粹激進份子的行為所影響,德國人民對於搖旗吶喊、表現己國的熱情非常敏感,深怕回憶起過去狂熱的種族意識。這段陰影持續蒙蔽德國人民,直到二零零六年世界足球賽於德國舉辦時方見得一線曙光,當時楊老師注意到球賽期間各家難得掛起國旗,藉由體育賽事的熱情,德國人民得以漸漸脫離戰後所背負的罪惡。這些細微甚至敏感的情緒與氛圍,的確需要親身經歷才能感同身受。

  老師於訪談最後鼓勵莘莘學子,若經濟允許出國遊歷,長時間的遊歷較短期旅遊觀光更能融入異國風情,「文化畢竟無法一時半刻體會出來。」小華老師如此說道。所謂風土民情,紙本與影像呈現的都是冰山一隅,唯有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多與異地朋友交往,相互交流彼此的文化與見解,方能有所成長。

 

圖三.jpg

談及趣聞時,眾人哄堂大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