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曹峻偉 文字整理/周岳澄 受訪人/余秉桓 採訪人/曹峻偉

 

  晴朗的中午,溫暖的陽光一掃幾日前的冰冷,我們約了余秉桓同學於伊果咖啡旁進行採訪。但由於行政上的疏失,使得不清楚於何處採訪的他在校園裡四處尋找一番後,氣喘呼呼而來。但他一點也不介意,反而立刻熱心的分享他的修習歷程。

 

雙修_採訪余秉桓學長_07   

歷史四乙   余秉桓同學

 

 

從學習語言中瞭解德國

 

  修習外語上碰到的諸多困難,常常是令許多學生卻步的原因。而學生們的第一外語多半都從英語開始,在學習德文上難免有些吃力。對此,我們難免不對余秉桓同學修習德文的原因感到好奇,而他的回答是「第一點當然是對德國有興趣」,且更近一步的解釋「德國作為引發兩次世界大戰的發源者之一,在戰爭期間還能以一國同時面對許多國家的討伐,不免對他感到好奇,而要瞭解一個國家,最基本就是從語言開始學習了。」當時張省卿老師也不斷鼓勵學生修習德語,更加深他的決心;再者希望自己有一技之長,能在出社會時有更多彈性空間。

 

 

在雙修外語上常見的問題

 

  在同時修習歷史與外語之下,余秉桓吃了不少苦頭。就時間分配上來說,除原本歷史系的作業之外,德文系的小考與功課常常也得同時準備。以小考為例,德文小考不單只是單純的背單字而已,而是得將整段課文都背下來才有可能寫得出來,而這一切再添上史學方法,使得他的大三生活更加忙碌。而課程安排時則為了要遷就德文系的課表,常使他對系上感興趣的課程衝堂。

 

  雖然這樣的生活過得十分繁忙,但他對於任何一方的熱衷始終不減。余秉桓也表示,他研究所打算往德國發展,考取當地的歷史研究所。而說到班上的相處,他建議雙修生最好要主動去融入班級,因為畢竟自己是隨班附讀,如果不主動認識同學,有些課堂資訊就不會接收到。

 

  對於外語學院排外的傳聞,他的回應是「那只是謠言罷了!」他覺得老師與同學並不排外,所以要相處好也不難,尤其是老師十分熱心的關注他。因此,當歷史系與德文系同學在同一時間邀他出遊時,就常常得做抉擇了。

 

 

給想修外語的同學建議

 

  對於想修外語的同學,余秉桓同學表示「今年的外語學院多了歐盟考試BEIC的門檻,所以最好事先想清楚外語是否真的適合自己,以免上榜了卻中途退選,浪費名額。」他會對此特別聲明,是因為他見過了一位對於德文很有興趣的同學懷抱著對德文的熱情不惜自我修習,卻總是因雙修的名額不足而無法更進一步修習。

 

  除了這點堅持外,他也建議同學在經濟許可下,可以嘗試交換學生,以地緣關係來學習語言成效較佳。而在自修方面,他表示如果對外語有興趣的話,可以透過聽歌、戲劇、廣播來幫助學習,在採訪過程中亦多次推薦德國之聲給對德文有興趣的同學。在與他對話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修習外語的路上,多少都會碰壁。但只要有心,並且懂得利用資源與妥善的安排時間,便能減少修習外語的困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