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暄玫 撰稿/洪暄玫
《盧安達飯店》電影宣傳照
主角保羅是盧安達市郊一間四星級飯店的經理,雖身為胡圖人卻有個圖西人的老婆,一家五口情感深厚。
1994年春天盧安達爆發了內戰,胡圖人藉此煽動民眾屠殺圖西人。保羅卻撇除種族之間的嫌隙,提供了無辜的圖西人一個庇護的場所──他所工作的飯店。隨著越來越多的戰爭受難者來到飯店,危險性也隨之提高,保羅運用了自己的外交手腕,不斷斡旋於政府軍與叛亂組織。在危險一觸即發時,卻傳來了維和部隊必須撤退的壞消息。
維和部隊撤退時,眾人絕望的表情
深受打擊的保羅並沒有因此放棄希望,他透過各種聯繫外界的方式,試圖將盧安達的慘況傳播出去。一方面要與國際救援組織取得聯繫,另一方面還要機智地編造許多謊言周旋於暴徒之中。最後保羅成功搶救了無數無辜圖西人的生命,也安全的到達其他國家避難。
保羅與暴徒交易換取物資
殖民統治所釀造的悲劇
這是場原可避免的內戰,歐洲人到盧安達後為求便利,分化原有著相同的語言、文化的胡圖人與圖西人。但在撤退時卻不負責任地依尋各國勢力來劃分國界,為這場屠殺埋下了伏筆。在各國的漠視、不給予援助下,長達100天的屠殺中,竟將近有100萬人被殺害,且造成10萬名無家可歸的孤兒。這次的大屠殺,在歷史劃下了一筆血腥的紀錄,也讓世人見識到一個愚蠢的決定,竟會導致如此慘不忍睹的局面,也因而更加重視種族衝突的議題。
受害者身首異處
撫平傷口,展望未來
在大屠殺過後的盧安達,國民不再分胡圖或是圖西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在經歷如此慘烈的血腥行動後還能團結一致地收拾殘局。並且為了國家的未來發展共同努力著,也致力投身相關議題,以他們自身的慘痛經驗,來告誡所有人。這場大屠殺所導致的傷痛,永存在盧安達人心中,不論是被屠殺或是屠殺者都有一道無法抹滅的傷疤。在療傷的過程中,也許要經歷許多痛苦,但每感受到一次痛,傷口便會漸漸癒合。
二十周年,記取教訓
今年正值大屠殺的20周年,盧安達為此舉辦了各種紀念性的活動,主題緊扣著記憶、團結與新生。在1月7號當天,許多人聚集在首都基加利市的大屠殺紀念館,除了悼念遇難者,也點燃了象徵紀念的火把,為這一系列的活動展開了序幕。期望著能夠藉由這些活動,讓世人莫忘這次慘痛的教訓,也不要讓悲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