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丁品惟 逐字稿/陸軼雋、張原瑞、張儷馨 撰文/丁品惟 攝影/楊淨伃、張儷馨

 

《史苑》在輔大歷史系學生的心目中,不僅是充滿學術性質的刊物,更是輔仁歷史系精神的傳承。《史苑》結合大三「史學方法」課程,從眾多投稿論文中選出該學年優秀文章,經過編輯後加以印刷出版。這次邀請到入選第七十四期《史苑》的曾維瑩同學進行訪談,藉此瞭解今天一部分的中國作家於文革時期在國家政策阻隔下的閱讀情形,以及從開始撰寫到完成論文之間遇到的挫折與收穫。

 

採訪過程.jpg

採訪過程

 

「史學方法」不僅是歷史系的必修科目之一,同時也是令學生不得不戰戰兢兢面對的課題。最初選擇論文的題目往往使同學們猶豫不決,而曾維瑩同學在選擇自己的研究方向時,考量到政治、外交等傳統史學所關注的課題並非其所擅長,便從有興趣的當代中國作家及文學史的方向摸索。在嘗試過無數題目,如中共的文藝政策、著名作家王小波的人物研究等,皆因資料過於繁雜而放棄後,一個突發奇想:「何不將從前因興趣所讀的中國當代作家描寫文革閱讀經驗的文章重組,不僅能重拾回憶,也能結合自己的所學。」由於不少中國作家文革時期對知識和書本的渴望同自己在青少年時期努力求知的經歷十分類似,她便決定以此作為題材。於是《中國當代作家的文革閱讀圖像》有了雛形。

 

由於論文撰寫須注重邏輯與內容的完整性,多方蒐集資料是不可或缺的。而文革因受到中國官方的定調和研究的限縮,以至於官方檔案取得困難。從當代中國作家書寫文革的回憶文章著手,如余華的《十個詞彙裡的中國》、楊絳,《幹校六記》等,都是維瑩同學經由國高中時期所累積的文學閱讀經歷以及同儕推薦所得的研究材料。而考慮到這些研究材料受制於作家的文學技巧和記憶對錯,為了避免研究陷入真假考據之中,她將「不拘泥事件的絕對真實性,而是注視這件事的代表性與背後的意涵」的理念應用在論文裡。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則是積極參考作為西方新文化史種類之一的閱讀史的研究方法和撰寫方式。

 

「將當初閱讀這些作品的回憶重新喚起是我最大的收穫。」儘管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遇到了挫折,但相較於完成後的成就感,一切都是值得的。維瑩同學認為修習史方的過程中,不僅學到如何分析、統整史料,更將先前習得的學術能力重新複習並靈活運用。

 

受訪者與訪問者合影.jpg  

訪問者與受訪者合影

 

隨著採訪進入了尾聲,維瑩同學親切的叮嚀準備修習史方的學弟妹,「對於剛升上大學歷史系的同學而言,基礎是十分重要的,在修課寫報告的同時就是學術的練習,也可以趁著課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而生活中的關心事物也可能和歷史發生連結,成為你的題目」在擬定論文題目時,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題材且把範圍縮小,遇到困難時要尋求協助,積極與老師甚至是學長姐、同學討論,不能閉門造車,難題才有可能得到突破,而如何判斷並運用資料,便是我們的任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