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陸軼雋  圖片/來自網路

 

印度的傳統新年是灑紅節(又稱霍利節,Holi),在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南亞國家都是重要節日,而印度和尼泊爾的灑紅節由於其盛大的場面和歡快的氣氛,更為世人所知。一般而言,灑紅節在每年2至3月間進行。相傳灑紅節來源於一個印度教傳說:在薄伽梵神(Bhagavan)與魔王的鬥爭中,魔王的兒子背叛了他,崇拜薄伽梵。氣急敗壞的魔王想盡了一切辦法,欲置兒子於死地,但都沒有得逞。女妖霍利(Holi)具有耐火燒的能力,為幫助魔王殺死兒子,她挾持魔王之子跳進熊熊烈火之中。魔王之子在火中向薄伽梵誠心祈禱,因而安然無恙。女妖霍利則被燒成灰燼。爲了慶祝正義戰勝邪惡,人們用火點柴,歡慶女妖霍利被焚,並將這個節日稱之為「霍利節」。由於在霍利節中,人們以抛灑紅粉相慶祝,紅粉在印度、尼泊爾的文化中象徵著吉祥、平安,拋灑紅粉象徵著祈求來年的幸福。因而霍利節亦被成為「灑紅節」。

 

图一.jpg

灑紅節的盛況

 

在灑紅節的慶祝活動中,不管相識與否,不管身在何方,人們都可以互相潑灑紅粉,還可以用盛滿各種顏色的水向互相潑灑。此外,有的人用各種顏色把自己的臉塗得光怪陸離;有的人身穿五顏六色的衣服;有的人儘管身上早已水汗淋漓;但仍然歡快地跳著傳統的宗教舞蹈。慶典的最高潮,是數千名印度教的信眾拉著巨大的神轎在街道遊行,神轎通常供奉著魔王之子——普拉拉德。神轎高十四公尺、寬十公尺,共十六個車輪。

 

图二 .jpg

灑紅節的歡快場面

 

 

       灑紅節的精髓是捉弄別人和盡情狂歡,這一點類似於西方的愚人節。在印度,較低種姓的人會將彩色粉末和液體灑向較高種姓的人,他們之間也不會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因此灑紅節可以讓身處其中的人暫時忘卻種姓之間的差異。在晚上,人們將用草和紙紮成的霍利像拋入火堆中焚燒。此外,印度人在灑紅節期間會飲用一種乳白色的飲料,以求來年平安。而尼泊爾在慶典的開始會樹立一根竹竿。節日為期一周,到第八天時,人們將竹竿燒掉,慶典隨之結束。各地的灑紅節雖然會在慶祝細節上的一些不同,但快樂、自由與追求平安的精神卻是一樣的。

在印度,種姓、宗教之間的差異在今天仍然比較明顯。但在灑紅節中,所有的印度人可以打破不同的種姓、不同的宗教的限制,舉國狂歡,盡情玩樂。灑紅節也真正成爲了南亞國家當之無愧的「新年嘉年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