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稿/陳澤欣 圖片/陳澤欣、網路

 

               台北市迪化街,於1850年發跡,最初為泉州同安人形成的商業據點,清領時期分為南街、中街。到了日治時期漸漸成為台北重要南北貨、中藥、茶葉、布匹的集散中心,當時名為永樂町。隨著民國政府遷台,新的街道命名計劃於此展開,將台北市方位投射中國行政區,而迪化街位於台北市西方,故使用中國西邊的新疆省會迪化〈今烏魯木齊〉為名。迪化商圈的範圍涵蓋迪化街、南京西路、甘州街等等,就地理位置而言,迪化商圈為大稻埕的一部份,是台北市現存較完整、具歷史意義的老商圈。

 

(圖一)清領時期迪化街.jpg 

清領時期迪化街

 

              1879年清領時期臺北府城正式成為臺灣首府,當時洋行遍佈,買賣以茶、稻米、樟腦、中藥和鴉片為大宗,並逐漸成為當時有名的商業聚落。而在大稻埕興建的第一條鐵路,更加確立迪化街於臺北商業中樞紐地位。日治時期因鐵路路線改道,喪失部分商機,但是相較台南府城、鹿港,台北府城更靠近日本本土,所以在商業發展上是大為進步的,也因此當時大量興建新的建築。這些建築又以現代主義式建築為多,注重線條與比例。而商業興起所造成的大戶家族也興建他們的住宅,以鏤刻家徽浮雕式巴洛克建築為代表,造就新的街道景貌。紡織布匹生意也在此時興盛,結合新興布市,迪化商圈的範圍更加擴大。到了日治後期永樂町結合南北貨、藥商,多功能的商業區成為全台灣商業最活躍的地方,可說是迪化街最鼎盛時期。

 

(圖二)日治時期迪化街.jpg

日治時期迪化街

 

               民國政府來台後,農業逐漸被紡織工業取代,當時台北市商圈已向東發展,許多布行、紡織業也紛紛尋找向外擴張的機會。而迪化街內部腹地狹窄,單一街道已難負荷台北市龐大的商業機是成為他們想遷出的一大原因。於是發跡於該地的民間企業,將其總部移出至台北其他地方新建公司大樓,此後的迪化街除了批發南北貨、中藥、布匹生意外,其商業規模已漸漸無法與其他大商圈相比。

 

              1970年代末期,政府為了拓寬道路而引發廢存爭議,經過樂山文教基金會、台大城鄉研究所、部分居民的抗議,迪化街終於可以保留他原本的面貌。1990年代,台北市政府與部分街道重修的迪化街商家在過年前首次舉辦年貨大街的活動。具備了台灣人春節過年必備的南北貨伴手禮、食品、中藥、零食和古街風景相融合形成一大特色,並將之前批發性質較高的迪化街改造成人人都可來消費的一般銷售通路。此一作法不僅大為成功,更重新為迪化街帶來大量人潮。

 

(圖三)現今迪化街.jpg

現今迪化街

 

               迪化街曾是台北人生活依靠的重心,但隨著時光演變,四周高樓林立,重要度相對下降漸漸的被人忽視遺忘。看著迪化街上的商家,讓人不禁想起一句俗諺:「不在迪化街打滾過,沒有資格談生意」。迪化街勾勒出台灣商業發展史的初貌,老店面們更是配合古蹟保存計畫,繼續以它最獨特的面貌,重拾繁華。以新舊融合的多元化創造迪化街的歷史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