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丁品惟 圖片/網路

 

  在西方諸多繪畫作品中,取材最多的書籍莫過於《聖經》,再者為羅馬詩人奧維德(Publius Ovidius Naso)根據希臘神話所著的《變形記》。《變形記》的內容是指人因某些原因轉變成動植物或其他物體的故事。如:達芙妮逃避太陽神阿波羅的追求,因而變為河流旁的月桂樹;阿克塞翁因冒犯月神黛安娜,從人身成為鹿身,導致被獵犬撕咬致死。諸如此類的故事因其本身具有眾多意涵,成為古往今來藝術家鍾愛的題材之一。

 

畫家.jpg  

畫家

 

  提齊安諾‧維伽略( Tiziano Vecelli)是文藝復興晚期威尼斯畫派的畫家,被尊稱為「群星中的太陽」,是義大利最有才能的畫家之一,留下的作品主要以宗教與古羅馬神話題材。本次介紹的《黛安娜與阿克塞翁》便是他的其中一部代表作,畫面中,月神黛安娜因受驚擾而慌亂的拿起白布試圖遮掩身體,其忿恨神色栩栩如生。,而阿克塞翁的姿勢及將手中弓箭丟置地上的表現,可看出他內心的惶恐與不安。值得注意的是,在圖畫左上角背景中,能見到一位身穿白衣的仙女在獵殺一頭雄鹿,也暗示出故事的結局。

 

  西元一五五零年代,義大利畫家維伽略以古羅馬神話中月神黛安娜(Daina)與阿克塞翁(Actaeon)的故事,繪出《黛安娜與阿克塞翁》一畫。神話敘述某次月神黛安娜狩獵結束於湖邊進行沐浴時,獵人阿克塞翁誤闖禁地,使她陷入貞潔不保的恐慌中,黛安娜羞憤之下將撩起水往阿克塞翁臉上潑,最後他竟變成一隻雄鹿。儘管阿克塞翁為了躲避天譴四處逃竄,卻無法改變瀆神後所付出的代價。黛安娜及獵犬看到了雄鹿,一擁而上,將牠撕成碎塊,阿克塞翁因此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繪畫.jpg  

繪畫

 

  古希臘、羅馬神話傳至後世,激發許多藝術家的創作力,創作者以不同媒介詮釋傳說。而維伽略在《黛安娜與阿克塞翁》這幅畫中,憑藉充滿戲劇性的氣氛與動感的人體線條,令人感受出黛安娜的震怒與阿克塞翁的惶恐。「最大的仇敵,莫過於自己的情慾。」為了一親芳澤,阿克塞翁犧牲了自身的性命,這行為雖然顯得有勇無謀,另一方面卻也展現出人類對神靈的好奇心與無畏。畫家運用豐富的色彩運用與細膩畫風,使這篇佈滿奇幻色彩的故事保留在畫布上,徒留後世對畫作的讚嘆與對阿克塞翁的反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