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軼雋  採訪/洪暄玫、陸軼雋   照片/陸軼雋、羅羿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畢業生們都為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做打算,有人選擇就業,有人決定報考研究所繼續深造。為此,本次史家週刊邀請歷史學系第一屆陸生之一的祝常悅同學,分享她考取台灣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生物人類所,其中的心路歷程。

 

圖一.JPG  

採訪過程

 

  與大多數即將畢業的同學一樣,常悅同學也曾在畢業後,為是否該繼續升學與就業之間猶豫不決,直到去年十一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拜訪政治大學民族所自辦的博物館,因著對中國西南非漢民族在地醫療的興趣,她遂把政治大學民族所列入志願。與此同時,始於中學時代對考古人類學的異常迷戀,讓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考古與人類學院也進入她的申請計劃。常悅同學在採訪中更是提醒同學們在選擇研究所時,要注意自己的特質與這門學科之間的相關與連結。但最重要的前提是:瞭解與熱愛。她以報考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經歷為例,由於這所學校重視基礎學科,它們是那種不一定能夠馬上投入實際應用或有所收益的學科,其學習與研究過程便需要耐得住清冷與寂寞,熱情與執著的個性可能是判斷自身是否適合這類學校及科系的首要因素。

 

圖二 .jpg  

常悅同學輕鬆受訪

 

  四年前,常悅同學來到台灣就讀歷史系,如今她即將前往新地方,學習新知識。她認為台灣四年的學習、生活帶給她最大的收穫,是更開放、包容地看待身邊的事物,包括未來的走向。她說:「學習歷史帶給我的啟示,也是系上很多老師常常向大家表達的一種觀點:學歷史有一顆海納百川的心。輔大歷史給我們的訓練不是切開、劃撥出學科的邊界,『這些是歷史學的,那些我們歷史學不碰』。恰恰相反,因為學歷史,我非常自信,諸多領域的門都向我們打開。」系上的積累與訓練讓她深切感受到人文學科的能耐與自由,而台灣社會對於多元性議題的關注與評論,更固化了包容與開放的思維與心態。

 

圖片三.jpg  

受訪者與採訪者合影

 

  採訪的最後,常悅同學建議同學們比起透過媒體輿論、懶人包、親友的「忠告」,更廣泛地去探索自己喜歡什麼、對什麼有執著、有熱忱,是「畢業藍圖」上更繽紛的一筆。「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常常因為一篇BLOG的描述,或家長的『勸說』就相信自己適合做什麼,或哪些職業有前途。但恐怕只有親歷過其中的酸甜苦辣,愛才是真愛,即便說不喜歡,也說得很有自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