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賴韻安 圖/網路
「古早屏東是阿猴,高雄又名是打狗」(註一)一旦響起這個旋律,老一輩的人便會告訴兒孫們關於那位意氣風發、足智多謀的太子─嘉慶君遊歷臺灣各地的故事。身旁跟著英勇的護衛及太子太保,一會兒鏟奸除惡、一會兒與美麗的平民女子陷入愛河,每到一個地方便寫下一個新的傳奇。現代,有許多人因各種媒體的傳播,將嘉慶君遊臺灣視為真實發生過的史事;然而這栩栩如生的民間傳奇卻已被史料推翻,證明其終究只是虛構。
故事本
傳說,嘉慶來臺遊歷時為二十出頭的青年,且已是太子身分。若仔細考證,便可知即使乾隆皇帝早在西元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就指定他為繼承人,但真正被公開立為儲君,是西元1795年(乾隆六十年)。在此之前,嘉慶的太子身分僅乾隆一人知情,因此不可能以「太子」的名義遊臺灣。從《清史稿》以及《嘉慶帝起居注》等史料中可得知關於他繼位前的種種,這其中從未有過到臺灣的紀錄,而乾隆歷經兩位被看好的皇子均早逝的打擊,也沒有理由讓嘉慶遠遊。
太子太保王得祿
至於為何有《嘉慶君遊臺灣》此一民間故事產生,至今仍未有定論。一說,嘉義三座建築形式被俗稱「太子樓」的樓房完工後,民眾便將其與真實存在的太子聯想;另一說則與曾領兵來臺平定林爽文事件,頗富傳奇色彩的福康安息息相關。其所到之處和故事中嘉慶行走的範圍接近,而民間一直有他是乾隆私生子的謠言,雖無憑無據,但和《嘉慶君遊臺灣》的關聯依舊令人浮想聯翩。在林爽文事件中嶄露頭角,日後成為一代將領的王得祿也深受此傳說影響。故事中他因護衛嘉慶君有功而被封太子太保,實際上王得祿受封此官銜時已是道光年間之事,而這個官位也只是個名稱,和護衛太子並無關係。
《現代嘉慶君》
臺灣有許多地方擁有《嘉慶君遊臺灣》的相關傳說:竹山李勇廟、照鏡山傳奇,以及竹山番薯、太子文旦等。無論是以訛傳訛,或是商業炒作下的產物,都深植當地人腦海中,成為他們的歷史記憶。透過媒體以電視劇、綜藝節目等方式渲染,一旦提到上述的事物,人們便會聯想到嘉慶君,久而久之便成為眾人所認為的「事實」。虛構的事實雖然聽上去相當荒誕,卻無法否認它變成另類的鄉土記憶。即使嘉慶從未踏上這片土地,那些驚心動魄的冒險不曾發生,在故事代代相傳後,卻變得如此真實且深刻。
註一:劉福助--嘉慶君遊臺灣
參考資料
《清史稿》
《嘉慶帝起居注》
林文龍 〈嘉慶君傳說與照鏡山〉
朱誠如 〈乾隆建儲與訓政述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