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呂欣儒 圖片/網路
畫像中的何斌身穿明代官服,他究竟是鄭氏的忠臣、聯合東印度公司的通事,抑或是兩者皆非呢?
何斌,是一位在荷治與鄭氏時期交界的獻圖者,他似乎在福爾摩沙成為台灣府之時舉足輕重,卻又於現行高中歷史課本中被簡略帶過,本次《每周一真相》系列將以外國學者的觀點出發,帶領各位讀者發掘何斌這位謎樣人物的真實面貌。
若要認識何斌,必須先瞭解其活躍時期的台灣歷史。許多人第一次接觸這段歷史是從教科書出發,經過改革的歷史課程讓年輕學子對其所生長之土地有更多了解,但由於授課時數的限制,高中歷史課本所呈現的內容與觀念仍相對片面,造成許多「小人物」難以被完整詮釋,進而使學生對於該段歷史理解存在斷層,本文的主角──何斌──便是其中一例。在大多數課本中,何斌僅是一位向鄭成功獻台灣地圖、提供熱蘭遮城附近地理概況,以及荷軍部署情報之人,然而這樣的敘述或許讓人對其印象侷限於「獻圖者」或是「幫助鄭成功的在台漢人」,對於他為何獻圖及為何幫助鄭成功等問題卻多半沒有深入研究。以下將以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歐陽泰(Tonio Andrade)所撰寫之《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府?》做為基底,簡單介紹何斌的身分背景,並深度剖析他為何投靠鄭氏,並協助其攻克台灣的動機與過程。
何斌曾經是鄭成功父親的部屬,後來作為荷治時期的台灣通事、贌社商(註一)以及貿易商時,卻也同時和鄭氏政權有著密切關係。至於其獻圖一事,便要從他擔任聯合東印度公司對鄭氏官府的特使講起:聯合東印度公司為了和鄭氏政權進行商業往來,遂請何斌至其根據地廈門進行商談,一份漢文史料中紀錄此次出使:「六月,藩駕駐思明州。紅夷酋長揆一遣通事何斌治思明啟藩,年願納貢和港通商,並陳外國寶物。」,由此可見,何斌向鄭氏傳達之內容並非原本的商談,而是以「納貢」換取商貿往來,相關荷蘭文獻中雖也有記載此事,卻未提到「納貢」等字眼。何斌隱瞞了他單方面使荷方做出的最大讓步:進貢,另一方面也想辦法說服公司相信鄭氏已然願意開放通商,打算瞞天過海。
事實上,何斌被聯合東印度公司選為對鄭氏政權之窗口,非因他忠心剛正,僅因其與廈門方面關係良好,且在鄭氏朝廷的風評也不差,縱使這次出使後發生兩次「紙包不住火」的危機,何斌仍千方百計粉飾太平,荷方也姑且不放在心上並持續觀察。直到1659年,荷方官員從漢人貿易商三舍(音譯,Samsiack)口中得知何斌曾以鄭氏宗黨名義,向漢人貿易商及從台灣出發的船隻要求出口稅,才發現何斌贌下為鄭氏官員徵收1657年度在台灣徵稅的利權,此利權可從由台灣出口的各式商品抽取關稅,其徵收的稅款,或許就是拿來以荷方名義「進貢」給鄭氏的款項。
事情曝光後,台灣評議會召見何斌,後者招認部分情節,最後市參議會正式判決何斌必須被撤除其甲必沙(註二)以及通事職位,並須繳納三百里爾(當時貨幣)罰金。之後他便攜家帶眷投奔廈門,向鄭成功提供台灣地圖,謂之「沃野數千里,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而國可富,兵可強,進攻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縱使多位在朝官員紛紛表示台灣為瘴癘之地,不適作為反清復明之基地,鄭成功仍相信何斌所言,決意攻下台灣,至於先前「台灣沃野數千里,實霸王之區」的說詞,也從鄭氏軍隊對熱蘭遮城的圍城戰中曾一度面臨斷糧的事實,證明何斌誇大了台灣的優勢,只為使鄭氏攻台。就以上事蹟來說,何斌可謂是個大膽而陰險的商人,但若沒有他,鄭氏政權可能無法真正擁有台灣,也將無日後的施琅與澎湖海戰,台灣歷史或許會因此改變。
雖然何斌在政權過渡期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理解其真正動機也使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更加完整,但歷史是一幅巨帙,不是幾本專書、幾篇論文便能講得清楚,更遑論百數頁課文能夠承載多少詳細的脈絡與知識。儘管如此,台灣的歷史教育依然有進步空間,也許在教材限制下無法將所有人事物一一道盡,倉促的課程進度也讓不少師生失去上課的熱忱,但可以試著改變課文呈現的方式,或是上課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看到課文背後的議題,傾聽更加貼近真實的時代脈動。
註一:贌社制度為荷治時期始實行的村社承包制度,將轄下原住民村社的交易權公開招標,商人得標後即可獨佔村社的所有交易。得標的承包商以衣料、鹽、鐵鍋及各種雜物,和原住民交易鹿皮、鹿肉,再轉賣鹿製品以賺取利潤。
註二:其身分類似中國早期發源於賦役的「里甲」,或協助基層治安的「保甲」制度的領導者。甲必沙是由社區公推共舉的,但聯合東印度公司政府仍然有權將甲必沙自其職位上解職。
註三:原文:「沃野數千里,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上至雞籠、淡水,硝磺有焉。且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桅舵銅鐵不憂乏用。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攻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