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常悅   攝影/祝常悅

博物館里過大年圖1  

 

「小朋友們都知道哪些有關『龍』的成語呢?」

「龍騰虎躍!」

「畫龍點睛!」

「葉公好龍!」

「鯉魚跳龍門……」

孩子們的小手舉得倍兒高,目不轉睛地盯著講解員手裡花花綠綠、形態各異的「龍娃娃」,講解員一面跑前跑後地為孩子們講故事、出題目、發禮物,一切的一切都圍著「龍」的話題展開,一場30個孩子、45分鐘的互動解說已經使她滿頭大汗。


自從2012年1月18日特展開放,北京首都博物館的地下一層臨時展廳內就始終被孩子們的歡笑和嬉鬧充滿,由於原先安排人手不足,解說員們都超負荷工作,接待這些睜大了好奇的眼睛走進博物館的「小參觀者」


「首博在每年春節舉辦『博物館裡過大年』的系列活動已經又個把年頭了,可是以孩子們為中心的展覽形式是在去年的『靈動寶兔』特展中第一次嘗試,收效不錯。」講解員小敏一面把蓋有首博特製紀念章的展覽手冊送給孩子們,一面解釋著:「今年的主題是『祥龍瑞彩』,相比於往年,除了增添了更多和孩子們互動的環節,也把展品按照時間軸做了分類,使孩子們能感受『龍』這一特殊形象在歷史長河中的演變過程和被人們寄予的愈來愈豐富的想像與深厚的情感。」


午休時間,孩子們漸漸散去,安靜的展廳裡火紅的壁紙上映著寫滿了謎語的手紮彩燈,年味十足。展覽以北海「九龍壁」開頭,按商周、秦漢至宋、元明清分為「龍形象」演變的三個階段,以「抽象之美」、「成長之美」、「萬象之美」為主題,通過各時期的歷史文物把這個中國人用「心」想像、描繪、豐富、發展的動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觀眾眼前,那些被塵土和歲月所掩埋的不僅僅是歷史,更是多少代中國人的智慧與夢想。


展廳的盡頭是一方覆蓋著紅毯的舞臺,臺下散落著繡龍墩。孩子們在這片場地上看影片、猜燈謎、聽故事,從一個個龍的傳說中瞭解中華民族與龍的不解之緣,感受千百年來傳承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不滅的龍之精神。


展廳的盡頭,觀眾們除了領取紀念手冊和博物館特製的龍年日曆,還紛紛在留言簿上寫下自己的龍年心願。只見這一頁,大抵是一對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侶留下的筆跡:「首博裡的約會比任何一場電影、任何一次燭光晚餐都要浪漫,厚重的歷史給了我們最貴重的結婚禮物。願明年的我們『龍鳳呈祥』!」


翻開留言簿新的一頁,執筆留下海峽對岸的祝福。雖然沒有權利代表誰,雖然我們都沒有能量左右政局勢態,但是,在首都博物館,在歷史融融之光的溫存裡,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前,用正體字寫下這一刻的熱血與期盼:「龍的傳人傳龍的精神,無論我們身在何方!」

 

 

博物館里過大年圖2  


博物館里過大年圖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