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鈞凱 攝影/楊鈞凱
午後的中山北路,車潮、人潮熙熙攘攘地經過這條林蔭大道。這裡是台灣五星級飯店密度最高的地段之一,同時也是政府接待外賓時,前往圓山大飯店的必經之路。不過,不論你有多匆忙,在路經中山北路二段時,你的目光,一定會被一個佇立在國際精品店、辦公大樓間的綠色庭園所吸引,而這正是「台北之家──光點」的所在。
「光點」的圍牆外,立著偌大又富現代感設計的「光點台北」、「spot」、「台北之家」等字樣,人行道旁的公布欄上,也貼滿展演資訊及電影海報。看著這些藝文資訊、修剪整齊的樹叢、雅緻的庭園造景,實在很難想像,十年前,在重新整修、開館前,這裡仍是被許多人稱為「鬼屋」的廢墟。
庭園的正中央,是一幢白色二層樓洋房。一百年前,當「中山北路」還被稱為「台北御成町敕使街道」時,台灣總督府將這塊地租給美國政府,並由其興建了這棟美國駐台領事館。雖然一度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停辦,但隨著國民政府遷台、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定,這幢白色洋房,從駐台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成為美中台三方外交角力的中心。然而,在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駐台大使離開台灣,這裡也只能落得荒廢的命運。
2002年,重新開館的「光點」,蛻下過去領事館作為外交角力中心的神祕面紗,仍保有歷任領事對藝文交流、社交活動重視的痕跡。像是現在規劃成咖啡廳的「光點‧珈琲時光」、輕食餐廳的「光點‧紅氣球」,過去就正是領事館的接待室、二樓客房,是用來接待貴客喝下午茶、餐敘的地方,著名畫家黃君璧、作家余光中等人都曾是這裡的座上賓。
由大使館前室、衣帽間改建成的「光點‧生活」,現在是販售紀念品的小舖
除了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光點」在藝文展演上,也扮演著另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當初由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管理的「光點」,不僅將原來的車庫、發電機房改建成「光點電影院」,館內更有多個展演空間,如由臥室、儲藏室改建的「迴廊展覽館」,及原來是大使館客廳的「多功能藝文廳」,都能供各類型藝術工作者發揮。
聞著「電影特調」的茶香,彷彿置身巴黎轉角
而談到「光點」,便不能不提「光點‧珈琲時光」中「電影味」十足的特調下午茶。像是花草茶「巴黎不打烊」,正是取自同名法國電影,品嘗著由迷迭香與檸檬草香氣交融成的茶香,腦中不禁浮現電影中的經典台詞,「在年輕的時候,你的人生是可以創造的,但是等到你老了,你就只能用金錢去購買人生」,也令人不得不佩服這些將飲品與電影結合的巧思。
下午茶時段才有的現烤三明治套餐
餐後,坐在這個曾為接待室的玻璃窗旁,看著窗外的綠蔭庭園,不免使人發思古之幽情:也許,曾有人坐在這裡,為太平洋彼端的親友憂心、對圍牆外的政權氣得急跳腳;當群眾舉著「殺人者無罪?我抗議!我控訴!」標語包圍領事館時,也曾有人躲在我身後的那面牆邊,看著群眾而不知所措;也說不定,在得知即將離台的那幾個晚上,最後一任大使安克志(Leonard S. Unger),就曾站在這裡凝視窗外,久久不發一語……也許、也許……
這樣說起來,「光點電影院」便不只侷限在那個由車庫、發電機房改建成的空間。坐在這裡,一杯「電影特調」,配上對歷史的追思與想像,在每個人的腦中,交織成每秒二十四格的影像。這樣的「電影院」,或許正是只有當代人才能有的浪漫吧!
相關資訊:
近期活動:
2012.4.6 ~2012.4.27《愛∞無限影展》
「愛∞無限影展」以「愛」為主軸,精選18部電影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其中包含囊括金球獎、獨立精神獎等十三獎項的《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以及在多倫多影展廣受觀眾、影評好評的《拍賣人生》。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走一趟光點,來場「愛」的饗宴。
2012.4.20 ~2012.4.27《2012台北文學‧閱影展》
正式邁向第三年的「台北文學‧閱影展」,今年選映十部文學改編電影,其中包含強尼戴普主演的《最後型男日記》、西班牙國寶級導演阿莫多瓦的最新力作《切膚慾謀》,和日本著名小說《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改編成的電影《革命青春》。喜愛文學和電影的你,千萬不能錯過!
開館時間:Am11:00—Am2:00
各單位營業時間:
光點電影院 Am11:00—Am12:00
光點.生活 週一—週四、週日 Pm12:00—PM9:00│週五、週六 Pm12:00—Pm10:00
光點.珈琲時光 週一—週四、週日 Pm12:00—Pm11:00│週五、週六 Pm12:00—Am12:00
光點‧紅氣球 週一—週四、週日 Pm12:00—Am1:00│週五、週六 Pm12:00—Am2:00
每月第一週週一休館,其餘必要之停止開放另行公告
服務專線:02-2511-7786
傳真:02-2560-5222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十八號
e-mail:service@spot.org.tw
website:www.spo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