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黃柏剴

 

  前些日子的總統就職大典,是自由民主的象徵,也是人民對於國家未來希望的起始點。過去,在台灣這塊土地,也有一群人,盼望在此,為不願屈服的人們,插下號稱「民主」的旗幟。

 

  把時間拉回1894年,中國滿清政府為了朝鮮問題正式與日本開戰,是為甲午戰爭,由於雙方在各個方面的差距,中國滿清政府漸顯頹勢,日本方面眼見勝利在望,便開始籌畫戰後規劃,在日本前樞密顧問井上毅大力鼓吹下,台灣成為了日本政府極欲取得的目標。

 

  1895年,中國滿清政府已經無力抵抗,在同年的417日簽下馬關條約,將台灣,連同澎湖、遼東半島等地一起割讓給日本,台灣居民得知此訊大表不滿,當時的台灣巡撫唐景崧立刻上書,強烈表達不願成為日本殖民地的情緒,但依舊無日回天,在58日,馬關條約正式生效,日本派軍準備接收台灣。台灣士紳瞭解到,期望清廷政府的幫忙已經是緣木求魚,於是開始準備獨立大事,電文通知清廷各部台灣獨立意願,並找尋願意幫忙獨立的外國勢力。519日法國巡洋艦軍官表示可以為了保護台灣人民支持台灣,這對於當時情況險峻的台灣官民以及掌權的唐景崧,無非是一強心針。

 

就在這樣的信心下,唐景崧在5月23日發表了「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

 

     照得日本欺淩中國,索臺灣一島,臺民兩次電奏,勢難挽回。知倭奴不

   日即將攻入。


     吾等如甘受,則吾土吾鄉歸夷狄所有。如不甘受,防備不足故,斷難長

   期持續。屢與列強折衝,無人肯援,臺民惟有自主。臺民願人人戰死而失臺

   ,決不願拱手而讓臺。臺民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決定國務由公民公選官吏

   營運。為達計劃且抵抗倭奴侵略。新政府機構中樞必須有人主持,確保鄉裡

   和平。素敬仰巡撫承宣佈政使唐景崧,會議決定推舉為臺灣民主國大總統。


  初二日公同刊刻印信,全臺灣紳民上呈。當日拂曉,士農工商公集籌防局

,開始嚴肅此壯舉。


乞勿遲誤


以全臺之民佈告之

 

兩日後,台灣民主國正式成立,唐景崧擔任第一任台灣民主國大總統。雖然,這個政權只維持短短的一百五十餘天雖然,這個政權可能只是披著民主外皮的急章,但仍舊將「民主」二字清晰標記在台灣歷史上

 

  一百一十七年前的今天,台灣人民大聲疾呼,不甘淪為日本殖民,發表宣言,自立成為民主國。一百一十七年後的今天,舊景不再,民主自由如同呼吸空氣般自然。或許高呼民主自由的理由已經成為過去式,但我們應該深刻體認到,這樣的果實,是前人血汗的結晶,身為共同踏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理應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民主進行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史家周刊 的頭像
    史家周刊

    史家周刊 Historian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