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常悅 攝影/祝偉、祝常悅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眾人走過所有的路到彼岸去,彼岸是永遠的安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01院牆   

戒台寺院牆

 

癸巳年正月初三,雪後的京城剛剛放晴,驅車攀著險峻的盤山路蜿蜒而上,身旁少了素日熙熙攘攘的遊客,在凜冽寒風中拾級造訪的都是攜家帶眷的進香人。挨過崎嶇的山路,才躋身高聳的寺院牆根處,已是唏噓不已。北國冬季明晃晃的日光躍動在朱色的牆體上,映襯于青松白雪之間,甚是耀眼。恍惚頓感,從隋末「智周大師」在此隱居到遼咸雍六年,高僧「法均」開壇講戒,這段攀登之路仿佛已在體味修行的一部份。一座藏於深山的古刹歷經歲月蹉跎、躲過戰火紛飛,甚至「文革」掠劫後仍安存於此,乃是藏得愈深,心才能渡得愈遠,尋得一方愈安寧的極樂。

 

 09萬壽戒臺禪寺  

戒台寺匾額

 

「極樂門」之內歲雖歷經自隋末至明初的屢次擴建、修築,依然保有著嚴整的廟宇格局。寺院坐西朝東,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山門殿、鐘鼓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閣遺址、觀音殿和戒台殿。

02鳥瞰戒臺殿   

鳥瞰戒台大殿

 

作為中心建築的戒台殿,殿宇依山而築,層層高升,由下仰望,甚為壯觀;若攀頂俯瞰,仍可見四面坡狀,正中居方形平臺的遼代建築風格。後代雖各有維修,明成化年間又安金剛寶座塔形銅質鎏金寶頂於平臺之上,但總體仍保持原貌。殿內的戒壇為僧人傳戒、受戒所用,始建於遼咸雍年間,設有三級,每級皆置護法戒神。今於戒壇上所見的113尊一尺余高的泥塑金身雖已非遼代文物,乃出自清天津「泥人張」第四代之手,但依舊形態各異,生動傳神。釋迦牟尼像前原有的十把遼代御賜沉香木椅今已不存,而今人後置的紫檀木仍在竭力還原往昔在皇帝敕令之下「三師七證」的隆重開壇演戒場面。戒台寺是除布達拉宮外唯一可行「菩薩戒」的廟宇,僧人受了「菩薩戒」即可成為釋迦牟尼的入室弟子,取得與諸位大德菩薩相等的地位,在佛門具有極高的地位。曾幾何時,這裡幽冥鐵鐘危懸、雕佛香柱丈余,鐘鼓齊鳴,香煙氤氳,藏傳佛教的最高受戒儀式正在進行。相傳因山巒疊嶂而生的共鳴之音,使戒台寺的鐘聲可遙傳至四十裡外的阜成門而不綿延不絕。

 

03大鐘亭   

幽冥鐵鐘已不再,今存明景泰年間銅鐘

 

走下戒台殿,數棵遮天蔽日的巨松便擋住了去路。「一樹具一態,巧與造物爭」的它們似乎在訴說著一個個塵封已久又栩栩如生的故事,那些千載長青的身軀和這古寺古院渾然一體。其中,有著500平方米遮蔭面積的「九龍松」一干九枝,伸向藍天,樹幹上鱗甲斑駁,霜皮半脫,宛如九龍騰舞,狀欲飛天。而一旁的「臥龍松」盤踞纏繞在漢白玉的石杆上,憑欄遠眺,傲然自若。立于南端的「活動松」則是乾隆皇帝的寵兒,屢屢為它題詩,碑曰:老幹棱棱挺百尺,緣何枝搖本身隨?咄哉誰為挈其領,牽動萬絲因一絲。最令人驚歎不已的當屬北盡頭處的「抱塔松」。這棵植于金代的古松伸展著粗壯有力的「雙臂」將牆根下的古塔「攬入懷中」,這一獨特難得的形態被後人演繹為「玉皇怕雷電傷及佛塔,派真龍化為龍松前來護衛」的魅力傳說。

 

04九龍松   

九龍松  

 

05臥龍松   

臥龍松

 

 06抱塔松  

抱塔松

 

而「龍松」所環抱的佛塔正是戒台寺最頂級的瑰寶──「遼塔」。殘斷的石階下麵矗立著兩座遼代石塔,皆為戒台寺的戒壇始建者高僧「法均」所築。北側為墓塔,南側為衣缽塔,之間有贔屭駝墓碑,上記太康元年(1075),法均在戒台寺圓寂,有數百人為其穿孝,十餘人捨身殉葬,生前受懺稱弟子者五百余萬。佛門上尊號為「普賢」。立于大師的墓塔前,觸摸著百年滄桑在石縫間穿息漫流宛如白駒過隙;而此時,一瞬間的駐足、停靠卻仿佛化作永恆,連心跳都在不經意間漏掉了一拍。

 

 07活力松  

活力松

 

08遼塔   

遼塔

 

戒台寺雖藏身深山幽谷,當數佛家清禪之所,但在風雲變幻的歷史洪流之中,仍難逃塵世俗運的漸染,卻也為這千年古刹留下了可貴的歷史珍品和動人故事。歷代眾多的帝王將相都曾於此遺下墨寶:如戒台殿內有康熙皇帝的手書「清戒」和乾隆皇帝的御筆「樹經進幢」。而高懸于正門上方的漆金大匾「選佛場」則是袁世凱的手筆。位於戒台殿與千佛閣之間的牡丹院中也能尋得眾多名流軼事:如晚清時恭親王奕忻因朝廷內部的權勢傾軋,而從光緒十年(1884年)起,到戒台寺「養疾避難」,留居十年之久。此間,奕昕出資建「寺中花園」並在院內廣種牡丹,「牡丹院」由此得名。門額上恭親王親題的「慧聚堂」正取自戒台寺始建之處的本名,給人穿越時空的爛漫遐想。清末民初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梅蘭芳等人也都是牡丹院裡的常客。他們的傳奇人生更為戒台寺的清寂之餘徒增幾抹生趣。

 

 10各種親筆  

 

《心經》「揭諦揭諦」的喃呢伴著下山辭別的路,古刹中的這條幽徑仿佛是從古到今每個生靈由生到死的修行之路。細數那些烙印、鐫刻在汗青緯編上的成王敗寇、愛恨情仇、恩怨離合,在這裡最終鬱結為奇松怪柏上的一顆樹瘤,由著風霜雨雪的洗禮早已磨去了昔日的淩厲猙獰,化作土壤中的養分,滋潤著枝頭泛黃嫩針的熠熠常青。

 

11欄杆上的小獅子們   

寺中小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