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兆廷 攝影/古兆廷

 

      結識一位能夠在精神上談話的朋友,是極其可貴而暢快的。林語堂曾說:「一個人必須從古今中外的作家去找尋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人。一個人唯有借著這個方法,才能從讀書中獲得益處。他必須不受拘束地去找尋自己的先生。」並又說:「一個人如沒有自己所喜愛的作家,即等於一個飄盪的靈魂。……世上有合於各色各種脾胃的作家,但一個人必須花些功夫,方能尋到。

 

       而林語堂先生,對我而言,就是這樣一號人物。

 

      在《生活的藝術》開篇,林語堂先生嘗試對人類進步和歷史變遷,提出了一個如下的準科學公式。認為所謂的智慧,就是以適當的幽默感,將現實和夢想調合起來:

 

        「現實」減「夢想」等於「禽獸」。

        「現實」加「夢想」等於「心痛」( 普通叫做「理想主義」)

        「現實」加「幽默」等於「現實主義」( 普通叫做「保守主義」)

        「夢想」減「幽默」等於「狂熱」

        「夢想」加「幽默」等於「幻想」

        「現實」加「夢想」加「幽默」等於「智慧」

 

IMAG0127-001  

 

      時常聽到人說:「人生如戲。」我們在生命的舞台上,盡力的演出。林語堂認為,我們不能責怪演員迎合觀眾的心理,去扮演他的角色,這出於一個人謀生的需要。然而,一個人演戲演久了,稍不留心,便為所扮演的角色將自己取而代之。於是,原初的自己煙消雲散,成了一個徹底的演員,他人成為自身存在的意義。林語堂如此說道:「我們的演戲本能是根深蒂固的,以至於我們常常忘記離開舞台,忘記還有一些真正的生活可過。因此,我們一生辛辛苦苦地工作,並不依照自己的本性,為自己而生活,而只是為社會人士的喝采而生活……

 

      當今網際網路、書籍取得的便利,容易使人們誤以為依靠這些工具,便足夠去認識這個世界。就我自身而言,是一個十分依賴感官經驗的人,藉著感官去學習。就像一幅畫,在畫冊、電腦屏幕上觀看,與實際至美術館欣賞,當然是不同的!看藝術作品的原作,是一種體驗,即身體的經驗。林語堂先生的看法,與自己不謀而合:

 

      從書本上所得的知識進展到人生的知識,只靠想像或認識是不足為用的;他必須不停地摸索前進——去感覺各色各樣事物的實情,對於人生和人類天性中的萬般事物,都去獲得一種正確的而不是雜亂的整個印象。對於去感覺人生和覓取經驗,我們所有的感官是互相合作的;只有感官的合作和心腦的合作,我們才能得到智能上的熱情。智能上的熱情是我們所必須的,它是生命的標誌,其重要猶如植物的綠色。我們可由熱情的存亡去辨認某個人的思想中的生命,猶如從葉和纖維質的水分和結構觀察一株半枯的樹,可以發現這株樹在遇火之後枯,還是有它的生命的。

 

P1000520-001   

 

      踏入社會的人,為生計而忙碌。尚未完全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同樣似乎總有著忙不完的事情,本科系課業、雙主修、輔系、社團、系學會、打工等等……。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大一、大二時期,在歷史學系、教育學程與醒新社勵德青少年服務隊三地奔走,眼看著四個學期溜煙般地過去,生活美其名為充實。儘管當中也不少收穫,卻不曾停下腳步,思索忙得團團轉行為背後,更為深刻的意義何在。

 

      究竟是忙碌?還是「盲碌」?而瞎忙的結果,連帶影響了工作的成效。在忙碌之餘,還要意識到自己在忙什麼、為了什麼而忙。林語堂即認為一個有智慧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勞碌的人:「在中國人心目中,凡是用他的智慧來享受悠閑的人,也是受教化最深的人。在哲學的觀點上看來,勞碌和智慧似乎是根本相左的。智慧的人絕不勞碌,過於勞碌的人絕不是智慧的,善於優游歲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忙這個字,是「心」加「亡」。當一個人的生活過於忙碌,就是心靈死亡的時候。

 

P1000026-001   

 

      每日早晨,當我們一睜開眼,便不能不去面對生活的課題。既然無法逃避,何不選擇更適宜的心態、方式去對待生活?我想最後,仍以林語堂先生對於享受悠閑生活的看法作結:

 

  沒有金錢也能享受悠閒的生活。有錢的人不一定能真真領略悠閑生活的樂趣,那些輕視錢財的人才真正懂得此中的樂趣,他須有豐富的心靈,有簡樸生活的愛好,對於生財之道不大在心,這樣的人才有資格享受悠閒的生活。如果一個人真的要享受人生,人生是盡夠他享受的。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且無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