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採訪/郭依婷 周岳澄 文/郭依婷 文字整理/周岳澄 攝影/郭依婷

 

  史家周刊創刊至今已近一年,平均每週都會刊出二到四篇文章,若遇系上盛大活動,文章數量更高達十篇以上。然而每位讀者閱讀著文章的同時可曾想過,這樣的一篇文章究竟是如何完成的?本次系列秉持著要讓讀者瞧瞧這一年來史家周刊的編輯部都發生了那些事兒,特地和史家周刊資深組員黃柏剴進行了一場訪談,欲藉由黃柏剴的採訪經驗使讀者能知曉一篇稿子背後的酸甜苦辣。

 

 IMG_0809  

 

  「每場採訪進行前都要有很充分的準備」當聊起如何採訪時,黃柏剴這樣回答。他表示,就好比在作報告前要蒐集充足的資料,事前一定要先去了解受訪者的資料或欲訪問店家的所有相關的資訊,因為這樣才可以去設定問題,而且在設定問題上要盡量避免問一些很膚淺的問題,否則可能會讓對方覺得很不受尊重,認為「你要來訪問我,結果你對我什麼都不知道,那你採訪的意義是什麼?」。

 

  當問及如何讓受訪者有充分心理準備時,黃柏剴說,第一次聯繫受訪人時,最好能夠先用電子郵件寄信告知,因為這樣的通知方式對欲邀約的人造成的心理壓力較小,若以電話詢問,會有種要對方馬上作出回應的壓迫感,除非和受邀者很熟,否則要盡量避免這種方式。而當寄出的郵件得到對方回覆,就可以用電話再進一步和他溝通時間、地點及題目等,這樣的往來協調可能要反覆來回好幾次,最後一場邀約才會成形。

 

  而多次的邀訪經驗中,黃柏剴說,讓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要採訪一家店家,但由於題材特殊,使得採訪者須做足極大的心理準備,才前往採訪。因此邀約前他就先親自去了一次那家店,詢問他們受訪的意願,對方於是嚴肅地要求黃柏剴要先寄一封正式的電子郵件,說明想要採訪的原因以及訪問時要問的題目等,若同意會再另行回復,然而店家最後並沒有接受邀請。雖然如此,但對黃柏剴來說這卻是一次非常特別的經驗,讓他更加了解到事前邀訪的重要性。

 

  當所有的事前工作都完成後就換「採訪」登場了,然而要進行一場採訪不難,但要進行一場好的採訪卻相當不容易,對此黃柏剴說,在訪談的過程當中要盡量讓氣氛歡樂一點,使受訪者比較能夠放得開,這樣回答出來的答案才會更有深度,有時說不定還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除了氣氛的營造之外,適當的引導受訪者正確的回應出自己問的題目也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盡量避免讓對方不小心離題。

 

  黃柏剴回憶道,像當初採訪張四德老師的〈張四德老師談在大體制下生活的我們〉,原本設計的題目是有關老師的課外興趣,可是訪談的過程中除了我們所欲知道的問題外,在氣氛歡愉的情況下,便在不知不覺中聊到其他的主題;還有〈下課後的籃球趴〉,這次採訪的整個氛圍非常的輕鬆愉快,老師們可以說是整個聊開了,讓我們有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採訪結束後,另外一項任務就來了──要怎麼從採訪中寫出一篇文章呢?黃柏剴說,「其實每篇稿子都有它難寫的地方」,但通常在採訪過程中或擬題目的時候,就已經大概先構想好整篇文章的走向與結構,這樣之後再寫的時候就會比較有條理,整理起來比較方便,寫稿的時候也會輕鬆很多,雖然有寫時候會和自己一開始預想的有所落差,像是〈往前邁進,學會幹部的未來路〉這篇稿子,當初本來是希望採一問一答,因為覺得這樣比較能呈現當事人想表達的情緒,但經過和總編多次討論後還是決定將稿子整理成段落的文章形式;另外〈下課後的籃球趴〉,因為當初總編希望整篇是用圖片來表現,很難在事前就很仔細想要怎麼寫,所以這次是採訪完後才看著照片想的。

 

  訪問進行至此,已接近尾聲,回首看看一年來的經歷,黃柏剴說,雖然一開始加入周刊還滿無奈的,但這讓卻讓他有了寫作的動力,因為自從上了大學之後,除了考試,真的很少有機會動筆寫出一篇像樣的文章。在史家週刊寫採訪稿,雖說是個必須完成的工作,但是沒有分數的壓力,不為是個訓練寫作的好方法。經過這一年下來累積的經驗,不論是在稿件的處理、文筆以及下標題的能力上都有長足的進步,雖說在此學到了很多東西,不過黃柏剴很感性的說,他認為其中最大的收穫在於「能在大學四年中,留下我曾經活過的痕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史家周刊 的頭像
    史家周刊

    史家周刊 Historian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