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許嘉桓 攝影/許嘉桓  

 

  大溪,這聽聞便令人聯想到豆干美食的地方,背後藏著一段段改名的歷史。由最早原住民口中的大姑陷;漢人來墾殖,認為「陷」字不吉利變稱的大姑崁;同治初年,又沾了點李騰芳中舉的功名,更名大科崁;劉銘傳的「大嵙崁」撫墾局又為一次地名的翻新。而至今留下的,不是上述任何一個,乃已離去的日本政府改正制度更的名,大溪。

 

圖一.jpg  
(圖一)大溪老街一隅

 

 

  大溪老街主要座落於大溪鎮上的和平路與中山路,漫步於這台灣史的小小縮影,歷史刻痕隨處可見,最直接所見的是老街的建築。不同於純紅磚式老房的「老街」;取而代之的是巴洛克式,結合雕刻與繪畫,衝擊視野的活潑、躍動,是和平路上兩處可見的建築特色。然而,不只是巴洛克,洛可可式在大溪老街也非少數。

 

圖二.jpg  
(圖二)巴洛克式建築

 

 

  細細觀察,「巴洛克式」好似僅限一般樓房的門面,而建築本身不過是台灣的普通民房,並非當初建造時藍圖出了紕漏,此事有一番緣由。西元1919年,日本人實施街道改建計畫﹝及今日的都市計畫﹞,拓寬馬路與拉直,並強制要求建築的樓面整齊,故產生巴洛克式牌樓摻雜台式的建築奇景,至於為何選擇巴洛克式,是因同一時期台灣受到日本殖民,明治維新思潮影響所致。

 

圖三.jpg  

(圖三)牌樓內側其實與一般房屋無異

 

 

  洛可可式風格建築在大溪的代表作,中山路上的建城商行應是當仁不讓。劉銘傳治台後,北路磺腦專賣局的設立,令大溪成了茶葉、樟腦 、木材的集散地。建城商行,便為當時白手起家經營煤礦業與樟腦業的富商簡阿牛之居所。建築圓頂鱗片昔日是用黃銅板包飾的,可惜不過百年,過去的風光不再,如今只能仰望甚是華美的牌樓作一番想像。

 

圖四.jpg  

(圖四)建成商行

 

 

圖五.jpg  

(圖五)商行內部已破敗不堪

 

 

  老街大部分是經過日本人都市計畫整理過後的面貌,但仍有純日式的建築遺留而下,中山路旁之普濟路上的武德殿便是一例。二次世界大戰前,日人行軍國主義,提倡武士道精神不說,殖民地州郡興建武德殿,提供警察及青年修練柔道及劍道更為必要。國民政府遷台後,先總統蔣公經常來到大溪,當時憲兵駐守的地方,便是武德殿。今日武德殿已非憲兵駐守的重鎮,憲兵宿舍成了親子活動中心,而武德殿一旁也建了間圖書館,少了過去軍國主義的肅殺,反而多了點寧靜與愜意。

 

圖七.jpg  

(圖六)武德殿

 

圖八.jpg  

(圖七)武德殿內部現今的樣貌

 


  
  大溪老街上最多的,除了台灣各個時期的建築外,就是人們熟稔的豆干美食。大溪豆干之所以聞名,是因其不同於一般所吃的白豆干,是黑豆干,較白豆干硬實有口感。究竟黑豆干的創始人為何?一說是黃屋﹝又稱黃大目﹞與黃邱露夫婦早期的創業,現今老街上舉目所見的「黃日香」、「黃大目」、「大房豆干」等名號皆源自於此;亦有一說是自漳州來台入贅的林絨運用了家鄉製作五香黑豆干,而林絨後來傳授技術給鄰居江序食﹝江家﹞,也就是現在看到的「萬里香」。

 

圖九.jpg  

(圖八)中山路、登籠路口的百年古井

 

圖十.jpg  
(圖九)過去劉銘傳治台時撫墾總局的所在地,同時也能看到林立的豆干商家招牌

 

 

  懷著一顆品嘗美食的心來訪大溪老街必定不失所望;而站在街頭看那漳州人祭拜開漳聖王的福仁宮、馬偕教士來台傳教,延續而出的基督長老教會、巴洛克式牌樓、武德殿、供後代子孫追思先祖的各個家廟,則是一場大呼過癮的建築洗禮;說大溪老街是場美食、建築與歷史交錯不斷的交響樂章,再恰當不過。

 

圖十一.jpg  

(圖十)福仁宮

 

 

圖十二.jpg  

(圖十一)福仁宮正對面甚至有一個戲台

 

圖十三.jpg  
(圖十二)基督長老教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史家周刊 的頭像
    史家周刊

    史家周刊 Historian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