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賴韻安 攝影/網路
在十一月的某一天,位於澳洲維多利亞省的大城市–墨爾本中的佛萊明頓馬場,湧進了許多穿著華麗正式的當地住民,如同春季綻放的花朵散發著個人魅力。他們無不興奮地觀看正處於緊張局面的賽事,僵持不下的馬匹們逐漸逼近終點線,終於有一匹馬突破重圍,率先衝過終點,觀眾的歡呼聲隨著這位冠軍的誕生響起;這就是墨爾本狂歡節,正式名稱為墨爾本盃(Melbourne Cup),是一場規模龐大的賽馬盛事。整個狂歡節共包含四場賽事:分別為十一月第一個星期六的德比日(Derby Day),這天女士們穿著黑白配色的衣服出席,而男士們會穿上灰色服飾搭配背心及條紋褲,無論男女都會配戴典雅的矢車菊,那是象徵著這一天的代表物;第一個星期四的橡樹日(Oaks Day),別名淑女日(Ladies Day),這一天是所有女性盡情展現時尚的一日,當地的百貨公司麥爾(Myer)將會選出打扮得最具時尚感的人,粉紅色的玫瑰為這天添加華美的色彩;第二個星期六的獎品日(Stakes Day),是墨爾本盃的家庭日,家長攜帶精心打扮的孩子們前來觀賽,每人會帶上紅玫瑰迎接狂歡節的落幕;以及最受矚目,被譽為全球兩英里競賽中最重要的比賽,第一個星期二的墨爾本杯日(Cup Day),不僅獲勝獎金是南半球之冠,參與民眾都將換上最精緻的衣服和禮帽,以黃玫瑰為象徵物,為大賽畫下燦爛的句點。
(圖一)德比日的女性們
(圖二)在獎品日盛裝的小女孩
賽事最初可溯及1861年,當時有十七匹馬競爭,最後奪冠的是來自新南威爾斯的Archer及騎師John Cutts。Archer共得兩次冠軍;但在第三年,由於馬匹主人Etienne de Mestre的比賽資金來得太晚,使得牠無法繼續參與。Etienne de Mestre也是知名訓練師,他後來訓練的馬分別在1867、1877、1878獲得冠軍。歷屆冠軍中,唯一奪過三次(2003、2004、2005)的冠軍馬名為Makybe Diva,同時也是首匹獲得兩次冠軍的雌馬,她的訓練師Lee Freedman曾在第三度奪冠時說:「在馬場找個最小的小孩,因為他是唯一可能再度見證三連冠產生的。」今年剛出爐的冠軍為Fiorente,牠在十一月五日的比賽裡,從二十四匹馬中脫穎而出,牠的訓練師則是Gai Waterhouse,是賽馬界中的女強人,曾多次在比賽中獲得佳績。
(圖三)Archer及騎師John Cutts
(圖四)Makybe Diva
(圖五)Sheila Laxon
(圖六)Fiorente跟騎師
(圖七)拿到冠軍的Gai Waterhouse
十一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在墨爾本是國定假日,居民們在這天會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慶祝這場盛大的比賽,馬場裡隨處可見在舉辦派對的人們,學校或公司也會響應推出活動。愛美的女性會帶著各式各樣造型華麗奇特的帽子出席活動,在橡樹日這天,墨爾本盃官方也舉辦了Myer Fashions on the Field這個比賽來選出最有時尚感的女性,展示她們出眾的帽子設計。墨爾本盃本身即有結合高級時尚的氛圍,馬匹們和騎師們的服裝也是節慶的一大看點。
(圖八)馬場野餐的民眾
(圖九)帶著華麗帽子的女性
(圖十)Fiorente騎師的服裝
墨爾本盃正如同它所標榜的”The race that stops a nation” ,讓全國停止工作的賽事。墨爾本人會盡情享受它帶來的歡樂,用啤酒或是燒烤派對來慶祝;非墨爾本人會守在電視機前,看著實況轉播的賽事,為自己下注的馬加油。每個觀看比賽的女士無不盡力打扮自己,用最漂亮的帽子吸引人目光,絕對是豪華的視覺饗宴;置身在賽馬場,為了馬匹們奔馳的速度感到熱血沸騰,無疑是最刺激的經驗。南半球的春天與我們相反,十一月才是春季,在春季的溫暖陽光下,與數十萬人一同觀看比賽,欣賞馬匹們和騎師們的英姿,為他們精彩的競逐喝采,絕對是個最棒的慶典。墨爾本狂歡節能表現出澳大利亞熱情洋溢的一面,包括享受生活娛樂的悠閒,如果想要感染這股氣氛,來一趟墨爾本狂歡節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