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曾紹毓 圖/曾紹毓、網路

 

  西元1644年,從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到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檢於煤山自縊,國祚276年的大明王朝終於壽終正寢了,大明王朝跟著明十三陵一起長眠地下。紫禁城落入了愛新覺羅氏的手中,民國後又相繼易手各個政權,但是北京西北昌平郊區天壽山的十三陵仍然姓朱,仍然是朱明皇帝的家墳。

 

1.jpg   

明十三陵

 

  大明王朝有十六個皇帝,為什麼北京的明皇陵叫做十三陵呢﹖前幾周有介紹過「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皇陵在南京。明惠帝則在明成祖靖難後下落不明,所以他並沒有皇陵被保存下來。明英宗在木土堡之役後被瓦剌所俘虜,當時做為郕王的朱祁鈺被立為皇帝,為明代宗。但後來明英宗被瓦剌放回並在奪門之變後重登帝位,明代宗被廢為王,死後以親王的身分被埋葬在他處,並未入葬皇陵。明朝滅亡後,李自成命人將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於田貴妃之墓,為攏絡人心並改名思陵,思陵的規模在十三陵中也較小。所以總共只有十三位皇帝埋葬在北京皇陵。

 

2.png  

明長陵模型

 

     長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也是明皇陵中的祖陵。做為遷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皇陵霸氣程度絲毫不會輸給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花了二年時間在北京擇定風水寶地,歷時四年建造地下宮殿前後共花了十八年建設皇陵。明長陵也是建築最早、面積最大、規模最宏偉、工藝用料最考究、原建築保護最完整的皇陵。

 

3.png  

長陵祾恩門

 

  進了長陵,感覺就像一座縮小版的故宮博物院,從祾恩門走道祾恩殿,就像從太和們走到太和殿一樣,絲毫不會讓人有任何聯想到「墓」的感覺。祾恩殿內就是介紹十三陵的初建和記載永樂大帝的功績。永樂大典、永樂鐘、鄭和下西洋、北征蒙古、建設紫禁城、建設北京城等等,在殿內展示他的功績應該是對永樂大帝最高的讚頌吧。在長陵的寶城上有一塊寫著「成祖文皇帝之陵」的石碑,石碑原本是白色的,卻被漆色紅色的漆,據說是當初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時任中共總理的周恩來在上方寫下「毛主席語錄」幾個大字,使這塊石碑未被紅衛兵破壞而能留存下來。

  

4.png  

祾恩殿中的明成祖像

 

  定陵則是明神宗萬曆皇帝的皇陵,也是最早開放、唯一有開放地宮的皇陵。定陵的主人明神宗在位時期時,這一時期為明朝由盛轉衰的時期,這個皇陵也被破壞最嚴重,李自成農民正義軍攻入昌平,地上建築大部分被焚毀。清兵入關,陵園再遭破壞。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修葺時,棱恩門、棱恩殿被縮小規制重建,民國年間則再次被破壞。陵園建築中只有寶城、明樓、重門和陵垣始終未遭嚴重破壞。而明神宗及其皇后的棺槨也被破壞,目前地宮內的棺槨則是後來重製的。這也可以做為另一種執政者的前車之鑑吧。

 

5.jpg  

地宮萬曆皇帝寶座

 

  位於定陵附近的明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莊皇帝朱載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明穆宗皇帝在位期間沒有太多引人關注的事跡,所以較少人所知。其陵墓的人氣也不如其祖先和兒子高,定稜隱沒在定陵村中,又距離公車站較遠,觀光客明顯較少,但定陵卻是保存較為完整的陵墓。如棱恩殿、棱恩門、兩廡配殿、神功聖德碑亭、宰牲亭、神廚、神龕等皆有保存下來,是較少人去又參觀價值高的地方。另外昭陵的無字碑,則象徵著這個無所作為但也說不上昏君的皇帝功過難評。

 

7    

穆宗莊皇帝的無字碑

 

   六百多年過去了明十三陵被建造、整修、破壞、重建,歷代皇帝不管是祖先、父親、兒子還是哥哥、弟弟,不管誰先誰後當皇帝,誰是聖君、誰是暴君、誰是昏君、誰是明君,最後都殊途同歸的在這塊地上長眠著。似乎在告訴我們,不管王侯將相、平民百姓最後都會步入死亡,最後都擺脫不了死亡的命運,那我們何必執著於當下那一畝三分地的榮華富貴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