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者/張瀞云 撰文者/張瀞云 攝影者/周岳澄 逐字稿/洪芷翔

 

旅行中的回憶雖無法全以相片保存,卻會以回憶的形式留存並經由轉化反映於成長過程中。兒時遊歷英國所抱持的憧憬,令汪采燁老師決意赴英國留學,結束學業後更是年年造訪,究竟這個國家有何魅力能使人流連忘返?本次《史家周刊》特別邀請汪采燁老師與我們分享英國的迷人之處。

 

圖一.jpg

受訪者汪采燁老師

 

百年建築依舊 古今相融

 

  汪老師造訪英國的次數不少,也曾旅行至許多名勝與鄉村,因此問及英國當地令人印象深刻的歷史小鎮,采燁老師笑答:「實在太多,不知該從何說起。」英國雖僅只是大西洋上的島國,卻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嶄露鋒芒,國內處處可見古建築的蹤跡,也因政府嚴禁改建而能保留深厚的歷史底蘊。值得一提的是,建築表面雖老舊,其內部卻具現代化的排水與下水道等設備,可見英國不僅重視古建築的維護,衛生細節也十分周全,如此面面俱到實令汪老師欽佩不已。

 

  有「霧都」之稱的倫敦更是采燁老師反覆駐足之處,該城市不單富有歷史意義,也不落時代之後,青年喜愛活動的場所一應俱全;結束學業後汪老師仍經常前往倫敦,不只是因為能欣賞當地的音樂表演,豐富的圖書館文獻史料更是老師作為研究者時常往返之主因。

 

圖二.jpg

侃侃而談的采燁老師

 

表面民族「印象」 探究實質內涵

 

  人們常以為英國人集「內向、冷漠與紳士感」特質於一身,舉手投足予以他人難以言明的距離感。此般對於英國人民的印象不全然屬實,英國人營造的形象乃由於人們重視個人隱私,由談天過程即可見得,選擇話題以天氣、運動賽事最為常見,不只是因其普遍性更因此類主題能避免涉及隱私。

 

  「英國人其實也有熱情的一面。」汪老師對此作出解釋:或許在平日交往中英國人顯得相對疏離,但遇到需要協助的對象,他們會毫不吝嗇的伸出援手。汪老師便曾在地鐵搬運行李的過程中受到幫助,此般舉手之勞也見於大眾運輸中,車廂上人們並不顧忌乘博愛座,一旦察覺有需讓座的對象,無論是否為博愛座皆會起身;這般自然的禮讓風氣值得現今臺灣社會效法,若是害怕受人譴責進而讓座、拒乘博愛座,實有違最初的精神。

 

  對於英國人務實、重視效率的形象采燁老師認為其來有自。英國作為秉持經驗主義的國家,其民族性充分反映於生活各層面:如英國人重視飲食的實質效益,平日並不過分追求精緻料理,以飽腹為首要目的。對此采燁老師不以為是無趣或不懂享受反而大為認同;至於在學術層面可發現英國學者治學方法注重史料實證,偏好從史事中觀察、找尋規律,而非追求史學理論的創造分析。也因此英國學子會花費許多心力找尋所需史料,由這段過程也能體現其研究時的獨立性。

 

  英國的魅力不僅只於包容古今的景致,當地的民族性更是吸引采燁老師的重要原因,身在異鄉卻能找到與自身相合的習慣和步調,民眾重視隱私卻又不失溫情的相處方式也令老師感到舒適,英國營造出的熟悉感受或許正是吸引老師數度前往的誘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