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英瓊 圖/網路資源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段傳達無數感概的言辭,據說是西楚霸王項羽於四面楚歌之時,向虞姬道出的悲嘆。楚漢相爭的最後一戰--垓下之役,自四面八方傳來的「楚歌」化作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楚軍 ,軍心潰散,不但讓項王的落敗成為定局,亦確立劉漢最終的勝利。著名的《十面埋伏》便是採漢軍視角,以琵琶奏出當時情境的樂曲。

 

圖一.jpg  

十面埋伏.琵琶曲

 

  《十面埋伏》又稱為《淮陰平楚》,成於何時迄今尚無定論,其足跡最早出現在中唐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詩中所述:「銀瓶乍破水漿進,鐵騎突出刀槍鳴。」可知白居易曾聽聞一首宛若「激戰」的琵琶樂曲;不過直至明代王猷定(1598-1662)所著的《四照堂集.湯琵琶傳》中,記述琵琶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之情景才得以與《十面埋伏》的情境產生聯繫:「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淒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别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

 

  《楚漢》流行於明嘉靖、萬曆年間,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由此可見早在16世纪以前,此曲已在民間流傳甚久;自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華秋萍主编的《琵琶譜》出版,始收錄《十面埋伏》一曲,爾後問世的琵琶譜集皆有記載其樂譜,只是各個版本在曲名和分段上多有不同,如今的演奏家多只彈奏到烏江自刎便結束此曲,而省略原曲中漢軍凱旋的段落。

 

  樂聲一落,其漸趨緊湊的節奏表現出士兵列隊之勢,並使用重複彈法描繪行軍時的勇武雄姿,呈現漢軍出征前的高昂士氣,期間將主要曲調和漸快的節奏交替轉換,更增加漢軍對戰事迷茫的不安定氛圍;緊接著演奏以輕點彈撥表現寧靜、緊張的埋伏情境,隨後以快節奏的高音展現短兵相接,兩軍交戰一路將膠著戰情推上最高潮;最後項王敗陣,樂曲的節奏變得反覆零落,表現項王狼狽敗逃,接著一段急促悲壯的旋律,再以四弦一「划」急「伏」(琵琶彈法:指以手煞住四弦的震動)收尾,彷彿如實「描繪」項王奮力拼搏後一抹刎頸的嘎然而止。

 

圖二.jpg  

烏江自刎

 

  隨著樂聲收起,楚漢相爭隨之劃下句點,同時代表中國中古時期第一個大帝國--漢的起始,然漢高祖劉邦駕崩後,其后呂雉干政,殺其寵妃及妃嬪之子,更埋下「諸呂之亂」的隱患。漢朝局勢至此,令昔日逼項王入險局的韓信發出「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悲涼,最終被用「五刑」(註一)處死;原為項王部將的英布,雖被劉邦封為淮南王,但因憂心步上韓信、彭越的後塵,故選擇起兵造反,遂亦被殺。項王雖於烏江邊自裁,至少得以選擇自己人生的終結。由此角度而觀,誰算是贏家,而誰又是輸家呢?縱觀史書上的血跡斑斑,樂師們也只能用樂曲緬懷古時英雄良臣,以樂弔唁,如此而已。

 

 

註一:先黥、劓,斬左右趾(即刖 ,又稱臏,將膝蓋以下之足部砍斷),笞(即鞭打)之,梟其首,菹(即切碎)其骨肉於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