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長庭 圖/網路圖片

 

  在1792年4月25日清晨,魯日.德.李爾(Claude Joseph Rouget de Lisle)經過徹夜思慮,終於將《萊茵軍戰歌》譜曲完成,其歌詞展現的愛國精神,在這段正值法國大革命、局勢動盪的時日中,帶來振奮和團結人心的效用。甚至同年8月10日,來自法國南端的馬賽志願軍,在前往巴黎支援杜勒麗宮(Palais des Tuileries)的起義時,途中不停高歌這首令人熱血沸騰的戰歌,儘管人們未曾聽過這段旋律,卻不約而同被歌詞中表達的信念所感動,爾後由馬賽志願軍所高歌的曲子,以《馬賽曲》這個名字風行巴黎。

 

(圖一)魯日.德.李爾與馬賽曲的首次演出.jpg  

魯日.德.李爾與馬賽曲的首次演出

 

  人民為自身權利與祖國自由挺身對抗暴君和異國軍隊,即使前線戰士不斷倒下,後方仍有無數勇士拾起刀刃,展開染血的旗幟,為自由持續奮鬥。在這首歌曲中,振奮人心的不僅是它激昂的旋律,歌詞中充滿對國家的熱愛令民眾愛國情操更加凝聚;旋律方面則使用降音符,讓激揚的曲調中參雜些許的悲戚,雖然其僅佔整首曲子中一小部分,卻顯得十分突出,也許是作曲家想反映人民心中國家對自身壓迫的哀痛吧。

 

  1795年,國民公會將《馬賽曲》訂為法國國歌,但可能歌詞含有反對舊體制的字眼,亦或許曲調中鼓動人心的旋律,使上位者擔憂權力遭受威脅,進而於霧月政變後將之查禁,此後需至1879年法蘭西第三共和時才恢復其國歌地位。《馬賽曲》的精神不只傳遍整個法國,像俄羅斯的《工人馬賽曲》即是在此影響下誕生的,雖然曲調與原曲相同,但歌詞意境卻不大相同,後者充滿了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而這首歌在當時被列為俄國國歌,直至十月革命後《國際歌》出現。

 

  2015年11月13日在這個不寧靜夜晚,《馬賽曲》再次響徹世界。來自敘利亞的激進伊斯蘭組織ISIS,對法國發動多起恐怖行動,造成上百人傷亡。其中兩場發生於法蘭西體育場附近,使當時場內人心惶惶,然而群眾排隊離開球場時,雖然心中充滿恐懼和悲傷,卻出現集體在擁擠的通道內齊唱著《馬賽曲》,並在曲終時大聲歡呼的畫面,也許這令人動容的一刻須歸功於它鼓舞及團結人心的力量吧。在二十一世紀這個相對和平的時代,法國人民早已忘記國歌字句中所代表的意義,但他們不曾遺忘音符背後,那群烈士所留下的血汗,及其代表的祖國精神。

 

圖二疏散時壅擠的人潮.jpg  

疏散時壅擠的人潮

 

  《馬賽曲》雖然有著振奮人心的歌詞與激昂的旋律,然而歌詞中過於激進的氛圍,難免讓法國人民陷入沉思,該如何告訴孩子們國歌中的意涵,像歌詞中人民為了抵禦入侵的異國軍隊,「讓不潔之血灌溉我們的壕溝!」如此激進的字眼,要將之交與年幼的兒童嗎?即便現階段他們仍懵懂無知,但未來是否會帶給他們負面的影響,也無從得知,儘管《馬賽曲》充滿了濃厚的愛國思想與對土地的熱愛,但該如何正確傳承這份熱情,亦是一大考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