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稿者/雷雨晴 (輔大歷史系交換學生)

 

 

    五月初,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官員表示,哈馬斯將軟化對以色列政策,不再主張消滅以色列。一直以來,哈馬斯對以色列都是採取軍事武裝抵抗政策,希望藉助軍事力量消滅以色列,并與主張和談的法塔赫政府進行對峙,被西方媒體定義為激進甚至恐怖組織。而這一軟化政策的發佈不得不讓我們思考,是什麼讓哈馬斯“退讓”?怎樣看待巴以問題?巴以衝突又將往何處發展?

 

   自以色列建國時起,巴以問題就一直存在,長期的軍事鬥爭給這一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對於兩國間的衝突,西方主流總是傾向于採取以色列的官方說法,在他們看來,以色列與他們一樣愛好和平,而巴勒斯坦則是野蠻、落後的非我族類。這些所謂主流媒體的言論很容易主導國際輿論的走向,如對哈馬斯的軍事抵抗行動,在我看來,這並不是西方媒體所謂的恐怖主義運動,而是在國家陷入危機、政府又無法擺出強硬姿態來對抗時,由民間愛國者組織起來對以色列的攻擊所做的回應。這樣的主張軍事抵抗的民間組織在巴勒斯坦並非只有哈馬斯一個,但是由於現代很多人並不關注歷史而只將眼光放在現在,追隨西方主流的腳步,因此無法對巴以問題做出公允的判斷。

 

       從歷史來看,以色列的建國本來就是一種“國際霸權主義”的行為。猶太復國主義者希望建立一個“猶太的國度”這本無可厚非,但建國過程無處不透漏著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氣息。最初是英國主義的推波助瀾,幫助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境內定居,二戰後又是聯合國在巴以分治方案中強行分給以色列更多的土地而擠壓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到了現代,仍然沒有解決的巴以衝突提供了美國干涉兩國的舞台,無論是耶路撒冷問題、邊界劃定、猶太人屯墾區存、巴勒斯坦難民權益還是以色列國家安全問題上,美國都有著自己的立場并用這種立場去干涉兩國的關係發展。從猶太人的立場來看,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以色列的發展和猶太人的幸福生活,但很明顯,他們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對巴勒斯坦的侵略和對巴勒斯坦人民的驅逐與壓迫上的,相當于在處理一群難民問題的過程中產生了另一群越來越龐大的難民。這所有的一切對於巴勒斯坦人而言簡直是一場災難,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在西方強權和以色列的雙重壓迫之下努力進行抗爭,無論是哈馬斯此前的軍事抵抗運動還是以阿拉法特為代表的巴勒斯坦政府的多次和談,巴勒斯坦人無非是想在本就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求發展。雖然他們基本也承認了以色列這個國家,接受聯合國的方案與決定,但以色列一步步的緊逼——比如說猶太人屯墾區的不斷擴大,使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難民越來越多,帶給巴勒斯坦無盡的威脅和苦難。

 

        關於如何去看巴以問題的走向和巴勒斯坦的未來,我認為當前最主要的阻礙因素有兩個方面:其一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巴以問題上的陰魂不散。就如前文提到的美國對現在巴以問題的干涉以及西方主流媒體主導的輿論走向。其二是巴勒斯坦國內勢力的對峙,這主要是指哈馬斯和法塔赫,他們共同要對抗的敵人是以色列,如果能團結起來,共同尋求解決方法無疑會增強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對抗的籌碼。雖然有著阻礙的因素,但並不代表永遠沒有解決的希望,現在國際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聲援巴勒斯坦的國際公民,他們譴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壓迫,幫助巴勒斯坦難民等等,這些國際公民群體的壯大無疑給了巴勒斯坦更強大的力量,讓他們更加積極地與爭取國家和人民的自由和權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東地區 學生專欄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史家周刊 的頭像
    史家周刊

    史家周刊 Historian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