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咨羽 文字整理/林志杰 攝影/紀咨羽
新的學期開始,在去年一整年中,被笑稱是「在職休假」的陳方中老師結束了假期,回到歷史系這個大家庭,重新上課的同時也接下了大一甲班班導師這個職位。我們特別邀請老師聊聊他在這一年的休假中做了些什麼事?以及回到暫別一年的崗位後,是否為班導這個新身分做了規劃?對新加入歷史系的大一生們有什麼期許?
儘管休息了一年,但陳方中老師在訪談中笑著表示,這段時間的放假比起「休息」,更大的意義應該是在學術上的準備、升等論文、以及累積稿債等等,並不全然只是玩樂和工作的差異。陳方中老師告訴我們,休假的這一年裡其實他並沒有離開學校,只是少了上課的壓力,更多時候就在文研樓研究室投入到研究,閒暇之餘仍固定打球、也有更多時間參與教會服務。
而重新回到課堂後,陳方中老師並沒有感到生疏。相反地,他表示,他其實是一個常觀察別人的人,常常想了解學生在想什麼、做什麼,也樂於和他們接觸。因此即便「班導」對陳方中老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工作,但他仍相當期待,並沒有太大的不適應。同時,陳方中老師也談到,他認為導師這個身分,重要的就是是否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因此,陳方中老師也表示,他會細心地在一旁觀察,藉此更了解每一位學生,也會透過和學生們一同參與活動,消除師生的距離感;在大學入門這堂與學生最接近的課,他期望能藉由和學生的對話過程中,幫助所有新生們,使他們對「自己、系、學校」三者有更深入的認識。
除此之外,訪談中陳方中老師也聊到了大部分進入歷史系的學生們,可能會有的疑惑──自己究竟適不適合走歷史這條路?該如何去了解自己,做出對自己最正確的選擇?對此,陳方中老師表示,他認為人都是自由選擇的,也覺得不應該太過影響學生們的選擇。他會去教該「如何選擇」,讓他們自己去發現。但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還是必須由個人自己決定。陳方中老師說:「我只能提供他們一些不同的選擇,他們可以選擇要不要念歷史系。會有不少學生不夠努力或沒有很清楚自己的狀態讀歷史系,過了這幾年、畢業的時候不知道要做什麼。我希望大一進來的時候能清楚自己喜歡這個系並願意繼續念歷史系,如果沒有深刻的意願也許輔系、也許轉系,不要浪費了自己的青春。」
同時老師也提到,他擔心對於新生來說,從高中踏入大學這個全新的環境,無論是課業乃至於生活都是一個相當大的轉變,從被考試壓得喘不過氣的日子一下進入到風氣自由的大學校園,或許讓有些無法妥善運用時間的同學沉淪於頹廢的生活。也因此,定期與學生談話,使老師能更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有什麼疑惑進而給予他們適當的幫助,同時觀察學生的上課情形,也多聽其他老師對學生的反應;有些來自中南部地區的學生、和其他同學相處較不順利的學生,老師會多關懷他們,幫助每個人的大學生活能盡快上軌道,也在歷史系感受到一份自己的歸屬感。
藉由這次的專訪,我們看到方中老師面對「班導」這個身分的態度,他希望成為一個親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導師,同時也期望學生們明白,人生中有許多選擇,而眼前的路不只有一條,每個學生都要找到自己那條對的路,如果迷失了、困惑了,你隨時可以尋求他的指引,就像船隻藉著燈塔的光看清前方,那座燈塔會一直矗立著,引領你勇敢地邁向前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