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依婷 圖/郭依婷

 

  不知不覺,交換的日子已經到了尾聲, 從艷陽高照的八月夏日,到寒風蕭瑟的一月冬日,時間就像細沙一般從指縫中溜走。半年,走過許多城市,遇到許多人,看見很多新事物,日子過得很充實,有時候甚至充實到讓人目不暇給。當然,充實中仍不免有所遺憾,但所有的一切都讓自己有所成長。

 

找到屬於自己的旅遊步調與夥伴

 

  在台灣參加交換生說明會時,國際學生事務處的老師曾說:「交換除了在學校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透過交換,讓大家有機會體會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生活。」於是乎,旅遊似乎成了交換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該如何旅遊成了一項重要的課題。

 

圖一.jpg

洛陽老集

 

  每到一座城市,總希望飽覽所有風光,最初,我們仗著自己年輕氣盛,將行程表上所有能填的時間都塞得滿滿,希望能走遍所有想去的地方。但慢慢的會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緊湊的旅行步調,每天緊密的行程消耗的不只是體能,還有精神,當體能與精神出現疲乏,旅遊帶來的快樂與興奮感也隨之下降。的確,有限的時間與資源總是讓人無法稱心如意,每次的旅遊總是帶著滿滿的收穫與稍稍的遺憾。但誰說遺憾不是旅行中的另一種收穫?而且,心急又匆促的走過想去的地方,有時候比沒去還遭,旅行與其重量,更應該要重質。因此,尋找屬於自己的旅遊節奏,是舒服旅遊的首要條件。

 

  旅遊一直被我戲稱為「對友誼最好的試煉」。我們不是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與意見,特別是長時距的旅行,當體能與精神疲乏之時,情緒控制容易下降,衝突就容易出現。所以,旅行夥伴的選擇,亦是旅行中不可馬虎的部分。好的旅遊夥伴,不只能相互配合旅遊步調,還要夠互相包容且共患難。畢竟旅遊的過程中,無時無刻都可能有突發狀況,其寫照就是「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選對旅遊夥伴,一趟旅行回來會有美好的回憶與好朋友,反之則相反。

 

出外旅遊與學校活動間的平衡

 

  踏出校園四處遊走的同時,不要忘了還有學校生活要體驗。然而,交換生其實很難真正打進本地學生的生活圈,因為兩者間有著截然不同的目的:交換生是為了體驗人生,所以或許學分修的不多,且時常在外旅遊,在學校的時間有限,而本地學生則是為了學習。彼此的生活圈交集不大,在這樣的清況下,參與社團活動是一個認識當地學生的好方式。

 

圖二.JPG

社團招生

 

  參加社團活動能夠在短時間內認識各個年級,不同科系、國籍的學生。以我自己來說,加入了山野協會,其以登山、爬山、野營、攀岩、攀冰等等戶外運動為主,屬於動態性質的社團。參加幾次周末爬山的活動,訓練體能、學習戶外知識的同時,還認識了許多本地學生與各國的交換生、留學生。此外,也有朋友參加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讀書會,想了解當地學生是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

 

圖三.jpg

山頂的馬尼堆

 

  走出校園壯遊固然好,但若能在旅遊與學校活動間取得平衡,除此認識新朋友之外,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在過去卻不曾嘗試過的社團,最後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帶走的與帶不走的

 

 

圖四.jpg

 

  不久前,同為交換生的室友問我:「妳覺得自己這趟交換帶走了什麼?」我立刻不假思索的回答:「友誼」。的確,我或許可以按下快門,留下自己以為的美景,也許我能夠買很特產、紀念品帶回台灣。但,這些有形的東西終將會有逝去的一天,而真正能留到最後的其實是那些無形的存在。

 

  像家人一樣的室友,每天聽我碎念生活中的瑣事,包容彼此生活習慣,一起慶生吃大餐;同樣來自台灣交換生們,相互交流生活與旅遊經驗,一起結伴出遊;清華的朋友,幫助人生地不熟的我熟悉環境;山野的大家,一起在寒冷的十二月冬夜裡訓練、爬山、野營與攀冰;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交換不同的國家文化。學期結束之後,大家各奔東西,曾經交集的線,似乎又回到了平行。不過,當一封簡短的訊息捎來、一封帶著問候的明信片寄來,會發現線與線之間已經打了結牽在一起。

 

圖五.jpg

 

  對我來說,交換,就像修一門未知的課,一門為期六個月,沒有學分的選修課。這門課沒有授課大綱,交換期間的所有人事物都是老師,而自己就是這門課唯一的學生。或許這門課跟自己最初想像的不一樣,或許它超出了自己所期望的,又或許它讓自己失望透頂,其個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夠體會。然而,不管如何,這半年不會是白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