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許愷玲 圖/許愷玲 採訪人/許愷玲 文字整理/許愷玲

 

  要完成一件事情必定是由零出發,《史家週刊》從無到有的形成過程,探詢史家週刊的起點,必不能少了週刊的創始人:第一任總編楊鈞凱。在週刊即將迎向一週年之時,我們特別訪問了楊鈞凱同學,週刊幕後秘辛及演化史,即將揭曉。


P1040644 (2)  

 

  首先提及做週刊的初衷,其實早在兩年前楊鈞凱就已埋下了做週刊的理想。這可以追溯到楊鈞凱大一時英文課做的作業,當時每組都要做一份全英文的MOOK(類似雜誌和書之間的一種刊物)參加學校辦的MOOK展,楊鈞凱說,雖然做的非常的粗糙,但至少也有一定的成果,在那之後就對做刊物這件事情萌生了興趣。加上想為系上凝聚更多的向心力,在成為系學會的幹部後,《史家週刊》於焉誕生。

 

  要做一份刊物,工作人員是少不了的,為了使週刊順利運作,楊鈞凱回想起當時招兵買馬的過程。他說最早在找組員的時候,是以週刊當作誘因,但是事實上他們加入的是資訊組,而資訊組這個新興的組別會有目前的龐大陣仗,亦可說是週刊的功勞。楊鈞凱在找組員的方向上有二,一是文筆較好或喜歡寫文章的人,例如陳欣;還有新聞輔系的同學,分別是林淩媺、江佩穎和張桂銘。二為攝影類的人才,有古兆廷和林芃均。


 

  其中較為有趣的是組員黃柏剴的加入過程,在週刊組第一次開會時,黃柏剴跟著其他組員出席,原本只是吃午餐湊湊熱鬧,但週刊組討論籌備相關事宜的時候,他卻開始發言。另一個出席了會議卻也非組員的人就對他說:「你又不是組員插什麼嘴!」因為這樣,黃柏剴就加入了。然而令人失笑的是,說黃柏剴不是組員的人卻依然沒有加入。

 

 

  既然週刊已開始有了寫稿的固定班底,接下來不能忽略的就是營運模式。楊鈞凱說當時是參照《爆漫王》中《週刊少年JUMP》編輯部對作品產出的基本模式,可以分成兩部分來回答。第一個部分是《史家周刊》與漫畫短篇的相似之處:週刊「系列」是參考漫畫的短篇,以每周一話,持續幾週的方式講完一個故事,就是類似這種方式。第二個部分則是漫畫家和編輯的關係,周刊的討論系列主題、企劃、寫稿、改稿,基本上跟漫畫裡的工作重疊,如編輯部固定每周的哪一天都有固定的作業進度,《史家周刊》會先訂定數週後的企畫,周六上交稿件,之後不停修改直到定稿完,周三發刊。

 

 

  楊鈞凱另外提到了關於文章的範本,他會從《天下》或《商周》雜誌上去物色一些比較適合某些類別主題的文章,提供這些文章當作小組員撰稿時的範本,因為他認為若是按新聞報導寫法去做,會變得簡略而且缺乏文字的訓練。


 

  一個組織中除營運模式之外,必不能缺少的還有制度。對於週刊的求好心,楊鈞凱認為既然是共同做個刊物,那麼這個刊物的事前會議,甚至是每一件事情都非常的重要,如果事前不做好的話,那之後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且無故缺席是對在場的人的不尊重。基於這樣的理念,週刊組就定下了「遲到三次就要請所有組員喝飲料」的規則,沒想到組員們竟欣然接受。「在資訊組開會是我大學參加的所有會議以來,最準時的會議了。」楊鈞凱笑著說。

 


  組員、營運以及制度都上了軌道之後,楊鈞凱接下來為了維持週刊的長遠發展,他為「創立者」和「經營者」前後兩屆週刊組員賦予不同的發展方向:創立者是他當時招募的元老級組員那一屆,他們目標是嘗試周刊題材的各種可能性,雖然初衷是要和系上有所連結,但單一題材發展實在有限,於是就成為現在呈現出的樣子,一方面刊介紹類的文章,另一方面系上有活動時再回歸。而經營者則是後來加入的新血們,需提高週刊的知名度,並要訂定具體目標,而具體目標則為現任總編郭依婷的負責範圍。


 

  組織內部營運及制度都清楚了之後,回歸到最基本的周刊刊名。一份刊物的名稱,就如同一個人的名字,也是整份刊物的靈魂,那麼《史家周刊》名稱是如何決定的呢?楊鈞凱回想當時開放組員們發表意見的情形,為我們舉出了較有印象的兩個提案,分別是「史來史去」以及「新歷軍」,其中「史來史去」現在再提起,仍會使當時參與週刊名稱討論的組員們笑彎了腰。據聞是江佩穎(本周另一篇「會議紀錄」之受訪者)的弟弟所隨口提出。最後他認為還是不該憑空的去創造一個名詞出來,如同周刊的理念:「史家」,是研讀歷史的我們,共同具備的身分;「史家」,更是指我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的這個「歷史大家庭」。身為「史家」,不能不知「史家」事;身為「史家人」,更不能不知「史家事」。於是《史家周刊》就這麼拍板定案。

 


  訪問接近尾聲,問及前任總編是否有想對組員說的話?楊鈞凱感性的說:若把週刊當成一門通識課,那必定是門超級大硬課。每個禮拜都要出席,每個禮拜都有作業,這份作業還異常繁複,一開始你必須先想企劃,然後採訪和打逐字搞,最後改稿的時候還得要不停修改。其中他覺得改稿是一件有滿大可能會讓人不開心的事情,比如撰稿人的寫法有特別用意,但在改稿的時候卻被改掉。所以雖然他一開始是本著讓文章更好、文筆更通順的理由去改組員的稿,但其實很感謝組員們的一路配合,願意相信在總編改正之後文章會更好,或在他做了一些很獨斷的決定之後,還願意跟著他前進。


 

  他特別感謝副總編林淩媺,楊鈞凱說因為他並不喜歡同一件事情不停重複敘述,例如在開會時講過、或者已經解釋過一次的事情。但林淩媺卻扮演起「一而再再而三和別人解釋這件事為什麼會是這樣子」的角色,還有每一次開會上或私底下做出任何決定,她都會非常有效率的去連絡每一個人!

 

  楊鈞凱,身為曾經的總編,他知道這份工作絕不算輕鬆,可是回顧一年來,看到寫出來的每一篇文章,和組員們的文筆進步之多,這些成果,就覺得有種莫名的成就感!雖然和他最初的想法還是有點距離,「但至少一路走來、做完一件事情的感覺,是還不錯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家周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